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吳均的詩 > 與顧章書

與顧章書

[南北朝]:吳均

  仆去月謝病,還覓薜蘿。梅溪之西,有石門山者,森壁爭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蟬吟鶴唳,水響猿啼,英英相雜,綿綿成韻。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饒竹實。山谷所資,于斯已辦。仁智之樂,豈徒語哉!

與顧章書譯文及注釋

譯文

  我上個月因病辭官,回到家鄉尋找隱居的地方。梅溪的西面,有座石門山。很多峭壁與云霞爭高下,獨立的山峰遮住了太陽;幽深的洞穴包含著云霧,深谷小溪積聚著翠綠的潭水;蟬鳴鶴叫,水聲清越,猿猴啼叫,和諧動聽的聲音相互混雜,聲調悠長有音韻之美。我既然向來推崇隱居,就在那山上筑了房子。幸好菊花、竹米多。山谷中隱居生活的必需品,這里都已具備。這種地方被仁人智士所喜愛,豈是虛言啊。

注釋

去月:上月。

謝病:因病而自請退職。謝:告。仆:自己的簡稱

薜蘿:一種山中生長的藤本植物。屈原《楚辭·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pī)薜荔兮帶女蘿。”后以此代指隱士的服飾。 還覓薜蘿,意思是正準備隱居。

梅溪:山名,在今浙江安吉境內。

森壁爭霞:眾多峭壁和云霞比高低。 森:眾多的樣子。 壁:險峻的山崖。 霞:早晚的彩云。

孤峰限日:孤特聳立的高峰遮斷了陽光。 限:阻,這里指遮斷。

幽岫:幽深的山穴。

蓄:包含。

翠:綠水。

唳:(鶴)啼叫。

啼:(猿)鳴叫。

英英:同“嚶嚶”,象聲詞,形容蟲鳥動物的鳴叫,也形容聲音和諧動聽。

綿綿:連綿不絕的樣子,形容聲調悠長。

韻:和聲。

素:向來,一向。

重:重視,這里是向往的意思。

幽居:隱居。

遂:就

葺宇其上:在上面修建屋舍。 葺,修建。 宇:房子。

幸富菊花,偏饒竹實:幸好菊花、竹實很多。 富:多,充裕。 偏:特別。饒:豐富。 竹實:竹米,竹子開花后所結的果實,可以食用,傳說為鳳凰的食物。菊花,竹實都是隱士的食物。

山谷所資,于斯已辦:山谷中隱居生活的必需品,這里都已具備。 資:出產的東西,提供。 所資:所需的東西。斯:這。辦,具備。

仁智之樂:佳山秀水為仁人智士所喜愛。《論語·雍也》:“智者樂水,仁者樂山。” 樂:喜愛。

豈徒語:怎么能隨便說。徒:僅僅。語:說。

與顧章書鑒賞

  作者以鮮明生動的筆觸,描繪了石門山壯麗秀美的自然景色,表達了托病辭官后歸隱的志趣,全文可分為二層。

  第一層是第一句。作者以敘事開篇,交代了自己上個月歸隱一事。為什么要歸隱呢?作者沒有明說,但“謝病”和“覓”已清楚地表明他是托病辭官,是自尋歸隱的。由此可見他對官場的厭惡,對政治的失望,這為下文作者盡態極妍地描寫景物蓄勢和張本。

  第二層從第二句開始一直到最后。這一層主要描繪石門山的景色,表達了作者歸隱后自得其樂的情趣。作者先交代了石門山的位置,接下運用神奇的想象力,巧妙地由靜態轉化為動態,從而寫出石門山山高谷翠的景色特點:陰森森的峭壁直立天空,連接紅霞;孤零零的山峰高高聳立,遮擋太陽;幽邃的山洞里掩藏著白云;深深的溪谷旁青草叢生,綠樹紛披。在這里,作者運用了一系列的動詞,賦予石門山以生命活力,啟發我們豐富的聯想。同時,作者還繪聲繪色,把山中描寫成一個音樂的世界:溪流的淙淙聲,鳴蟬的吟唱聲,云鶴的叫唳聲,猿猴的哀啼聲,交織在一起,“英英相雜,綿綿成韻”,組成了優美的山林交響曲。作者鋪寫山中的各種聲音,表面上看似熱鬧,其實卻是以鬧寫靜,顯示出山高無人的幽靜,這個地方,對于“素重幽居”的作者來說,自然是一個好去處,因而他“葺宇其上”。可見,作者選擇這里幽居的理由是,高山的幽靜契合了他想避開喧囂浮繁塵世生活的淡泊寧靜的心境,而漫山的菊花,遍地的竹實,不僅增添了這份幽靜,而且,通過夸張地描繪這些芳潔美好的自然物,來美化詩人自己的品格,構成崇高完美、超然出俗的典型形象。“智者樂水,仁者樂山”,用“仁智者”自比,不言而喻。總之,這段寫景是為了表達“歸隱”的思想。這是意脈,圍繞這意脈,作者濡筆山林。而山林是作者隱居的生活環境,作者描寫它,贊美它,正是表達了他擺脫了官場的羈絆所獲得自由的滿足和隱居的樂趣。意境鮮明,情趣盎然。

  從表達方式看,文章先敘述,再寫景,在寫景中穿插了敘述,最后抒情,自由靈活。從描寫景物的方法看,文章動靜結合,以動寫靜,以動襯靜,給我們耳目一新的感覺。從修辭手法來看,有排比,有對偶,有擬人,手法多樣。這篇文章的語言很精煉,極有表現力。如“爭”字給人一種向上的氣勢,“限”字顯示阻擋的威力,“辦”字流露出心理上的滿足。這些字都可以以一當十,足見作者遣詞的功底非常深厚。

吳均簡介

唐代·吳均的簡介

吳均

吳均(469年-520年),字叔庠。南朝梁史學家,文學家,時官吳興主簿。明人輯有《吳朝清集》。

...〔 ? 吳均的詩(153篇)

猜你喜歡

聞笛

明代吳宣

絲絲楊柳絆行舠,盡數魚龍弄晚濤。南畔一聲何物笛,紫薇垣外客星高。

次韻黃子馀惠雙井茶二首 其一

宋代洪適

荻花楓葉醉為鄉,每憶臨分一鼎香。枉費光陰驚老大,略無治行愧循良。

歸心來往雞豚社,清思消磨雁鶩行。且喜弦歌馀樂地,好詩句句挾風霜。

東侍御園亭(二首)

明代康海

燕家小妓石榴裙,笑酌雚把似君。

玉面未從花里出,瑤箏先向月中聞。

牡丹百詠 其十

明代張淮

紅玉肌容艷有神,九天飛下一仙真。垂頭雨后猶傾國,點額風前欲喚人。

龍腦薰成香世界,蝶翎逗落錦埃塵。春光得我方能麗,笑殺凡花號麗春。

山中

唐代方干

散拙亦自遂,粗將猿鳥同。飛泉高瀉月,獨樹迥含風。
果落盤盂上,云生篋笥中。未甘明圣日,終作釣漁翁。

三代門。管蔡

唐代周曇

伊商胡越尚同圖,管蔡如何有異謨。
不念祖宗危社稷,強于仁圣遣行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