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劉向的詩 > 曾子不受邑

曾子不受邑

[兩漢]:劉向

  曾子衣敝衣以耕。魯君使人往致邑焉,曰:“請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復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則獻之,奚為不受?”曾子曰:“臣聞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驕人。’縱子有賜,不我驕也,我能勿畏乎?”終不受。孔子聞之,曰:“參之言足以全其節也。”(選自漢·劉向《說苑》)

寓理 

曾子不受邑譯文及注釋

譯文

  曾子穿著破舊的衣裳在地里耕種。魯國的國君派人到他那里去封贈他一座城鎮。說:“請用這座城鎮的收入,修飾一下你的服裝。”曾子沒有接受,派來的使臣便返回了,不久后又來了,可曾子仍然沒有接受。派來的人說:“先生不是有求于國君,完全是國君自己封贈給你的,為什么不肯接受呢?”曾子說:“我聽說過,接受了人家贈送的東西,就怕得罪人家;給人家東西的人免不了會驕橫。縱然魯君贈送我采邑,沒有對我表現出驕橫,我能不怕他嗎?”最后,還是沒有接受。孔子知道了這件事,說:“曾參的話足以保全他的氣節。”

注釋

①曾子,即曾參。

②邑,城鎮。致邑,封贈一座城鎮。古代諸侯封給卿大夫的土地,稱做采邑。魯國國君送給曾子一座城鎮,不同一般饋贈,應視為封賜。

③修:修飾。

④奚:何,為什么。

⑤不我驕也,我能不畏乎 ? 即使國君對我有了賞賜以后,不傲視我,但我能不畏懼嗎?

⑥使:命令,派遣。

⑦于:向。

⑧全:保全。

⑨敝:破舊

⑩受:接受

⑾反:同“返”,返回

曾子不受邑鑒賞

  無功不受祿,這是理所當然。曾子對魯國,沒有什么貢獻,而魯國國君,要給他一座城鎮,僅僅是為了幫助他修飾儀表。雖然這是國君的一片好心,是他對曾子的敬重。但是,如此豐厚的饋贈,曾子不肯接受,不敢接受,也是有道理的。他回答魯君派來的人所說的一段話,并不是針對某一個人,卻是反映了出于尋常的饋贈,正直的人們不可避免地會產生一種負疚的心理狀態和思慮。親友間的相互贈送,系于情誼,不必過于拒讓,因為彼此沒有什么報答不報答。但是,如魯君以采邑相贈,非同小可,有必要拿曾子的話來考慮考慮,是否應該接受。

劉向簡介

唐代·劉向的簡介

劉向

劉向(約前77—前6) 原名更生,字子政,祖籍沛郡(今屬江蘇徐州)人。西漢經學家、目錄學家、文學家。劉向的散文主要是秦疏和校讎古書的“敘錄”,較有名的有《諫營昌陵疏》和《戰國策敘錄》,敘事簡約,理論暢達、舒緩平易是其主要特色。

...〔 ? 劉向的詩(23篇)

猜你喜歡

游焦山后江行三十里收瓜州口月夜過金山作

清代瑞元

船從京口渡,水向海門流。島嶼一篝火,芙蓉三面樓。

潮隨明月上,山入大江浮。回首髫齡事,金焦同日游。

燈下小酌

宋代陸游

江湖雙鬢禿,宇宙一身窮,酒浪搖輕碧,燈花落碎紅。

交情元易見,春事半成空。

送張端明赴召

宋代周必大

曾以詩書化蜀人,更恢文教大江垠。

諸生亦有如何武,爭詠三章轉上聞。

送陳文是掌教南海兼寄諸里友

明代陳子壯

吾土之官易,同年感舊勞。宿名留乙榜,真卷貴儀曹。

不倦云中翼,相從海上濤。心知賢弟子,多有妙音操。

六絕句呈趙帥兼簡鄭機宜

宋代陳造

長日登臨憶侍郎,芳時譚笑客凝香。

須公多辦瓊花露,容我時開古錦囊。

落花

宋代趙鼎

花飛便覺春容減,一陣狂風滿地紅。可惜馀芳留不得,夜深人靜月朦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