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周邦彥的詩 > 蘇幕遮·燎沉香

蘇幕遮·燎沉香

[宋代]:周邦彥

蘇幕遮·燎沉香譯文及注釋

譯文

細焚沉香,來消除夏天悶熱潮濕的暑氣。鳥雀鳴叫呼喚著晴天(舊有鳥鳴可占雨之說),拂曉時分我偷偷聽它們在屋檐下的“言語”。荷葉上初出的陽光曬干了昨夜的雨,水面上的荷花清潤圓正,荷葉迎著晨風,每一片荷葉都挺出水面。

(看到這風景)我想到遙遠的故鄉,何日才能回去啊?我家本在吳越一帶,長久地客居長安。五月,我故鄉的小時候的伙伴是否在想我,劃著一葉扁舟,在我的夢中來到了過去的荷花塘(詞中指杭州西湖)。

注釋

燎(liáo):燒。

沉香:木名,其芯材可作熏香料。沈,現寫作沉。沈(沉)香,一種名貴香料,置水中則下沉,故又名沉水香,其香味可辟惡氣。

溽(rù)暑:潮濕的暑氣。沈約《休沐寄懷》詩:“臨池清溽暑,開幌望高秋。”溽,濕潤潮濕。

呼晴:喚晴。舊有鳥鳴可占晴雨之說。

侵曉:快天亮的時候。侵,漸近。

宿雨:昨夜下的雨。

清圓:清潤圓正。

風荷舉:意味荷葉迎著晨風,每一片荷葉都挺出水面。舉,擎起。司空圖《王官二首》詩:“風荷似醉和花舞,沙鳥無情伴客閑。”

吳門:古吳縣城亦稱吳門,即今之江蘇蘇州,此處以吳門泛指江南一帶。作者乃江南錢塘人。

長安:原指今西安,唐以前此地久作都城,故后世每借指京都。詞中借指汴京,今河南開封。

旅:客居。

楫(jí):劃船用具,短槳。

芙蓉浦:有荷花的水邊。有溪澗可通的荷花塘。詞中指杭州西湖。唐張宗昌《太平公主山亭侍宴》詩:“折桂芙蓉浦,吹蕭明月灣。” 浦,水灣、河流。芙蓉,又叫“芙蕖”,荷花的別稱。

參考資料:

1、徐中玉 金啟華.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二).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94-96

蘇幕遮·燎沉香創作背景

  此詞作于宋神宗元豐六年(1083)至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之間,當時周邦彥久客京師,從入都到為太學生到任太學正,處于人生上升階段。

參考資料:

1、唐圭璋 等.唐宋詞鑒賞辭典(唐·五代·北宋).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1006-1007

蘇幕遮·燎沉香鑒賞

  此詞由眼前的荷花想到故鄉的荷花。游子濃濃的思鄉情,向荷花娓娓道來,構思尤為巧妙別致。詞分上下兩片。上片主要描繪荷花姿態,下片由荷花生發開去,夢回故鄉。

  “燎沈香,消溽暑。鳥雀呼晴,侵曉窺檐語”這里寫的是一個夏日的清晨,詞人點燃了沉香以驅散潮濕悶熱的暑氣。鳥雀在窗外歡呼著,慶祝天氣由雨轉晴。在詞人眼里,鳥雀仿佛有著人一樣的喜怒哀樂,她們也會“呼”也愛“窺”,如同調皮的孩子一般活波可愛。這幾句描寫看似漫不經心,實際上作者是在為下面寫荷花的美麗做感情上的鋪墊。“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國學大師王國維評:“此真能得荷之神理者。”先不說神理如何,但是字句的圓潤,就足以流傳千古。至于神理或說神韻,卻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東西。可把這三句譯成白話:“清晨的陽光投射到荷花的葉子上,昨夜花葉上積的雨珠很快就溜掉了。清澈的水面上,粉紅的荷花在春風中輕輕顫動,一一舉起了晶瑩剔透的綠蓋。遠遠望去,仿佛一群身著紅裳綠裙踏歌起舞的江南女子!”詞人之所以睹荷生情,把荷花寫的如此逼真形象,玲瓏可愛,因為他的故鄉江南就是芙蓉遍地。

  “故鄉遙,何日去?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荷花點燃了詞人的思鄉情,下片開頭他就捫心自問,何時才能重歸故里呢,那美麗的吳門,蘇小小居住的地方。“久”字體現了作者對飄泊生活尤其是仕途生活的厭倦,在其它作品中詞人一再以“京華倦客”自稱,可見他早已淡薄功名而魂系故鄉。“五月漁郎相憶否。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結尾三句,詞人恍惚間飛到了五月的江南,熟悉的漁郎正在河上搖著小船,穿梭于層層疊疊的蓮葉……這時詞人忍不住喊道:打魚的大哥,還記得我嗎?我是美成啊!情到深處意轉癡,詞人用一個白日夢結尾,給人留下無限的情思和遐想。

  這首詞寫游子的思鄉情結,寫景寫人寫情寫夢皆語出天然,不加雕飾而風情萬種。通過對清圓的荷葉、五月的江南、漁郎的輕舟這些情景進行虛實變幻的描寫,思鄉之苦表達得淋漓盡致。

周邦彥簡介

唐代·周邦彥的簡介

周邦彥

周邦彥(1056年-1121年),中國北宋末期著名的詞人,字美成,號清真居士,漢族,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歷官太學正、廬州教授、知溧水縣等。徽宗時為徽猷閣待制,提舉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創作不少新詞調。作品多寫閨情、羈旅,也有詠物之作。格律謹嚴。語言典麗精雅。長調尤善鋪敘。為后來格律派詞人所宗。舊時詞論稱他為“詞家之冠”。有《清真集》傳世。

...〔 ? 周邦彥的詩(286篇)

猜你喜歡

送少參歸安韓公兵備廣右兼懷方伯喬公督學劉公

明代葉春及

昔余寄薄游,并公宰閩邑。翩翩丹山禽,千仞亦棲棘。

拙劣守故丘,公獨崇明德。建節炎海隅,晤言慰疇昔。

蔣公祠 其二

清代王兆升

西來紫氣傍云明,夫人聲華信莫京。岡嶺已因名德峻,鄱湖更為使君清。

歸鴻附驥登臨遠,蔦草緣松霄漢榮。每過舊游吟畫錦,幾回翹首不勝情。

題東山楊子仙廟三首 其三

清代丘逢甲

鰲頭龍首總浮名,何事神仙也世情。蝴蝶滿天蟾滿地,莫將隱語賺書生。

贈俞隱居

明代祝允明

水南雉市萬塵趨,水北還容陋巷居。三尺素桐陶靖節,百篇華賦馬相如。

心拋世俗爭為事,手錄時賢未見書。欲繼姓名高士傳,怕君嫌我近睢盱。

三月十八日水濱閒步 其二

明代楊慎

楊林今日是昭關,白首拘留未得還。漁父浣紗渾不見,斷腸今古淚潺湲。

錢申仲大夫索四亭詩各賦一首 白云亭

宋代周紫芝

登臨思昔人,有意在山麓。舉首瞻孤云,悵懷思宰木。

云亦初何心,意乃自感觸。人生風木念,此念何由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