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李玉的詩 > 賀新郎·春情

賀新郎·春情

[明代]:李玉

篆縷銷金鼎。醉沉沉、庭陰轉午,畫堂人靜。芳草王孫知何處,惟有楊花糝徑。漸玉枕、騰騰春醒。簾外殘紅春已透,鎮無聊、殢酒厭厭病。云鬢亂,未忺整。

江南舊事休重省。遍天涯、尋消問息,斷鴻難倩。月滿西樓憑闌久,依舊歸期未定。又只恐、瓶沉金井。嘶騎不來銀燭暗,枉教人、立盡梧桐影。誰伴我,對鸞鏡。

賀新郎·春情譯文及注釋

譯文

銅鼎香爐的煙縷像篆書般繚繞升騰。醉意沉沉之中,見庭院樹蔭轉了正午,那人在畫堂里好寂靜。芳草無涯不知王孫何處留蹤影?只有暮春的楊花柳絮撒滿小徑。春光漸去將我從枕上朦朦驚醒。簾外是凋殘的落紅,春色已熟透,終日百無聊賴,總借酒消愁弄得倦怠如病。滿頭如云的鬢發亂紛紛,想梳理卻無心修整。

江南舊事休再重新反省。踏遍天涯尋訪他的消息,離群的孤雁難以托請。靠著欄桿久久眺望,明月映滿西樓,他的歸期是否依舊不定?又恐怕像銀瓶沉落金井。昏暗了銀座的燭燈,也不見駿馬嘶叫著歸來,教人枉然在月下佇立得消失了梧桐樹影。還有誰陪伴我,對著鸞鏡畫眉描容?

注釋

賀新郎:詞牌名。又名《金縷曲》、《乳燕飛》、《貂裘換酒》。雙調一百一十六字,前后片各六仄韻。

篆(zhuàn)縷:指香煙裊裊上升,如篆字和線。金鼎:香爐。

畫堂:泛指華麗的堂舍。

王孫:泛指男子。

糝(sǎn):飄散。

玉枕:玉制或玉飾的枕頭。亦用作瓷枕、石枕的美稱。

騰騰:蒙朧、迷糊的樣子。

鎮:整日,久。

殢(tì)酒:困于酒。厭厭:形容病態。

忺(xiàn):高興。

重省:重提。

倩(qìng):請,央求。

瓶沉金井:指徹底斷絕,希望破滅。金井,飾有雕欄的井。

嘶騎:嘶叫的馬。

鸞(luán)鏡:妝鏡。傳說罽賓王獲一鸞鳥,三年不鳴,聽說只有見了同類才鳴,就懸一鏡子讓他照,鸞見影,悲鳴沖天,一奮而死。

參考資料:

1、李曉麗.國人必讀宋詞手冊: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2:193

2、唐圭璋.宋詞三百首箋注:人民文學出版社,2013:189-190

3、朱孝臧 等.宋詞三百首: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1:124-125

賀新郎·春情創作背景

  這首詞具體創作年代已不詳。這是一首閨情詞,可能是作者為表達對所識思婦的同情而作的一首詞。

參考資料:

1、朱孝臧 等.宋詞三百首: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1:124-125

賀新郎·春情鑒賞

  此詞開篇寫道,銅爐里的香煙,繚繞上升,盤旋似篆文,這時候已經消散;庭院里樹木的陰影轉過了正午所在位置,也就是劉禹錫《池亭》詩所寫的“日午樹陰正”,而稍稍往東偏斜了。這幾句描繪的是深鎖閨房“醉沉沉”的人之所見、所感。開頭三句已充分刻畫了“畫堂人靜”。因為如果不是這樣寧靜,人不會對爐中升起的香煙那么注視,看出它升起后的形態變化以至于散滅;對庭中樹木陰影的“轉午”,也不會感覺得出來。身在如此的環境中,她想著什么,才透出一些消息:“芳草王孫知何處?”這里是用“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楚辭·招隱士》)的句意,表明“她”是在懷念遠人。“惟有楊花糝徑”點明此時是楊花飄飛的暮春天氣。她的情,如山澗小溪,水流緩慢,與那靜悄悄的環境,很是和諧。不過從“楊花糝徑”看,這春光已是“二分塵土,一分流水”(蘇軾《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了。“惟有”二字又表明路上只有楊花,并無他所盼望的歸人。她的愁緒從中輕輕地流漾出來了。

  “漸玉枕、騰騰春醒”。從方才的“醉沉沉”而仍有所感覺來看,她依依而睡并不久。“騰騰春醒”這句話說的是醒后懶散的情態,與“醉沉沉”上下照應。彼時即有“芳草王孫知何處”之感,現在夢破春醒,這種感覺豈不更深?感情的潮水將在她的心里掀起更大波瀾,也許還是“醉沉沉”的好。“簾外殘紅春已透”,加上前面的“楊花糝徑”,為什么接連不斷地重復春天的歸去呢?春老花殘,閨中人敏銳地感覺自己的青春將逝,紅顏將老。從這些看似寫景的反復描述中,可以看出正滲透著人的感情。“情景名為二,而實不可離。神于詩者,妙合無垠。巧者則有情中景,景中情”(王夫之《姜齋詩話》)。這幾句的“景中情”完全達到了“妙合無垠”的地步。

  “鎮無聊、殢酒厭厭病”。前面的景物描繪無不寓有一個“情”字,到此句便寫出女主人公殘春時節的心情。這句詞中的“鎮”作“長”的解。這句話說的是長日情思無聊,故纏綿于酒,借以消愁。劉過《賀新郎》詞曰:“人道愁來須殢酒”,就是這種狀態了。結果是愁未能消,反而因酒致病,精神不振。“云鬢亂,未忺整”,說的是沒有好心情去梳理零亂的鬢發。這其中有一個原因是,更有“豈無膏沐,誰適為容”(《詩經·衛風·伯兮》)之意。因“無聊”而“殢酒”,因酒而“厭厭病”,因病而懶妝流,歸根結底都是因為春去而人不歸引起。詞寫到這里,已由外部描寫隱約透露出人物的內心。

  下闋,則完全轉入女主人公自我抒情了。“江南舊事休重省”,這句劈空而來,一下啟開了女主公人的心扉。那“江南舊事”,也許是一段令人難忘的溫馨歲月吧,此時卻是“休重省”了。是真的不愿“重省”么,還是“省”也無用,故作決絕語呢?正是這一個“休”字蘊含著說不盡的情意。接著她直率地道出了底蘊:“遍天涯、尋消問息,斷鴻難倩”,說的是到處探聽而信音杳然。“月滿西樓憑闌久”,說的是她悄悄登上西樓,獨自望著銀白的月光灑滿大地,癡癡地想著。“依舊歸期未定”,是說他現在大概正想著回來,只是日子還沒有確定,所以鴻雁沒有傳來書信吧。

  這只是她的想象,情況是否如此,并不十分清楚。這樣她又陷入了揣想中:“又只恐瓶沉金井”。白居易《井底引銀瓶》詩有云:“井底引銀瓶,銀瓶欲上絲繩絕;石上磨玉簪,玉簪欲成中央折。瓶沉簪折知奈何,似妾今朝與君別。”此詞根據白詩以“繩斷瓶沉”作比,慨嘆愛情破裂已無法彌合。“又”字意味深長,它恰與上句聯系著。她本來是希望他能回來,只是“歸期未定”;轉而再想,愈感到沒有把握,故有此“又”字。讀之令人感到萬轉千回,心潮翻騰,柔腸寸斷。

  “嘶騎不來銀燭暗,枉教人立盡梧桐影”。從“篆縷銷金鼎”到“庭陰轉午”,到“月滿西樓”,到“銀燭暗”,時間的腳步在靜寂中前進著。她沉醉,入夢,醒來,倚闌望月,最后寄希望于萬一,盼著聽到馬嘶聲,所思念的人也許會騎著馬歸來吧。但直到“銀燭暗”了,月落了,“梧桐影”盡了,她一直在癡癡地望著,聽著,仍不見人歸。這里直引呂巖《梧桐影》詞“教人立盡梧桐影”,而添一“枉”字領起,語更痛切。“誰伴我,對鸞鏡”,這是發自肺腑的痛切心聲。“鸞鏡”,是用來梳妝的。昔日鸞鏡前,人影雙雙,也許還有過張敞畫眉那樣的風流韻事,然而此時獨對鸞鏡,著實令人柔腸寸斷。這位女主人公自始至終,沒有一言一語埋怨對方,直到最后,也只是婉轉傾訴,連一點慍怒的情緒都沒有。和婉淳雅,在思歸的形象中,獨樹一幟。

李玉簡介

唐代·李玉的簡介

(1486—1536)明六安衛千戶,字廷佩,號南樓。針灸多奇效,時號神針李。善方劑,能使病瘺者立起。

...〔 ? 李玉的詩(1篇)

猜你喜歡

竹洲諸侄孫小集永嘉蔣子高有詩次韻

宋代戴復古

美景能兼樂事難,愁來唯仗酒遮攔。

昂藏病骨兼詩瘦,料峭春風帶臘寒。

臨刑詩

明代林薦

愿續當年李侍郎,遺言謝世報高皇。獨憐一片忠貞骨,不死沙場死法場。

小雨

宋代劉攽

烈風呼洶震山林,小雨霏微駐薄陰。南畝旱苗焦欲死,擬將如許號為霖。

吾兄文夫宦游天臺余將官于江左不勝感離之情用韋蘇州那知風雨夜復此對床眠為韻作十詩以寄 其一

宋代王淹

秋風一夕來,木落江水波。相將雁南翔,奈有孤飛何。

四海兄弟少,百年離別多。儻堅歸來心,富貴爾則那。

觀校獵上淮西相公

唐代劉長卿

龍驤校獵邵陵東,野火初燒楚澤空。師事黃公千戰后,身騎白馬萬人中。

笳隨晚吹吟邊草,箭沒寒云落塞鴻。三十擁旄誰不羨,周郎少小立奇功。

小游仙七首 其七

宋代周密

碧海沉沉海上山,山頭樓觀五云間。人間方士多無賴,故把釵鈿戲阿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