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雪江晴月(回文,倒讀《巫山一段云》)
卜算子·雪江晴月(回文,倒讀《巫山一段云》)。清代。董以寧。 明月淡飛瓊,陰云薄中酒。收盡盈盈舞絮飄,點點輕鷗咒。晴浦晚風寒,青山玉骨瘦。回看亭亭雪映窗,淡淡煙垂岫。
[清代]:董以寧
明月淡飛瓊,陰云薄中酒。收盡盈盈舞絮飄,點點輕鷗咒。
晴浦晚風寒,青山玉骨瘦。回看亭亭雪映窗,淡淡煙垂岫。
明月淡飛瓊,陰雲薄中酒。收盡盈盈舞絮飄,點點輕鷗咒。
晴浦晚風寒,青山玉骨瘦。回看亭亭雪映窗,淡淡煙垂岫。
此詞為回文,倒讀為另一詞調《巫山一段云》:“岫垂煙淡淡,窗映雪亭亭。看回瘦骨玉山青。寒風晚浦晴。咒鷗輕點點,飄絮舞盈盈。盡收酒中薄云陰。瓊飛淡月明。”雖為文字游戲性質,但回環讀來,不露生湊之跡,作者駕馭文字的才能,亦頗可觀。
唐代·董以寧的簡介
董以寧(約公元一六六六年前后在世),字文友,武進(今江蘇省武進市)人,清代初期詩人。性豪邁慷慨,喜交游,重然諾。明末為諸生。少明敏,為古文詩歌數十萬言,尤工填詞,聲譽蔚然。與鄒只謨齊名,時稱“鄒董”。又與陳維崧及只謨有才子之目。著有《正誼堂集》和《蓉度詞》。其中《蓉度詞》中大量的“艷體詞”作品又尤為學界所爭議。
...〔
? 董以寧的詩(2篇) 〕
南北朝:
沈約
悲落桐。落桐早霜露。燕至葉未抽。鴻來枝已素。本出龍門山。長枝仰刺天。
上峰百丈絕。下趾萬尋懸。幽根已盤結。孤枝復危絕。
悲落桐。落桐早霜露。燕至葉未抽。鴻來枝已素。本出龍門山。長枝仰刺天。
上峰百丈絕。下趾萬尋懸。幽根已盤結。孤枝複危絕。
明代:
王邦畿
蘭叢翠疊氣氤氳,月相莊巖看未真。手里星星香線火,曾無分與飲煙人。
蘭叢翠疊氣氤氳,月相莊巖看未真。手裡星星香線火,曾無分與飲煙人。
明代:
郭之奇
結繩時遠,眾口喁噞。載聲于腕,墨深管铦。陷文不顧,甘諛樂疢,諱疾忘砭。
誰能響邇,或恐揚燖。宜彼金人,銘背三緘。
結繩時遠,衆口喁噞。載聲于腕,墨深管铦。陷文不顧,甘諛樂疢,諱疾忘砭。
誰能響邇,或恐揚燖。宜彼金人,銘背三緘。
元代:
陳基
早春相見又經秋,秋水迢迢阻泛舟。
每見玉山問消息,荔漿何日寄江樓?
早春相見又經秋,秋水迢迢阻泛舟。
每見玉山問消息,荔漿何日寄江樓?
明代:
林熙春
為賦初衣愧不才,寧云幾動見幾回。起家忠諫勞天語,一字千金換不來。
為賦初衣愧不才,甯雲幾動見幾回。起家忠諫勞天語,一字千金換不來。
宋代:
王庭圭
聞說學詩如學仙,怪來詩思渺無邊。自憐猶裹癡人骨,豈意妄得麻姑鞭。
曾似千軍初入陣,清于三峽夜流泉。只今老鈍無新語,楓落吳江恐誤傳。
聞說學詩如學仙,怪來詩思渺無邊。自憐猶裹癡人骨,豈意妄得麻姑鞭。
曾似千軍初入陣,清于三峽夜流泉。隻今老鈍無新語,楓落吳江恐誤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