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王建的詩 > 望夫石

望夫石

[唐代]:王建

望夫處,江悠悠。

化為石,不回頭。

上頭日日風復雨。(上頭一作:山頭)

行人歸來石應語。

望夫石譯文及注釋

譯文

在等待丈夫的地方,江水滔滔不絕地流淌著。

女子變成了石頭,永不回首。

在山巔之處,每天風和雨都在循環交替著。

行人若能回來的話,那么石頭也應該會說話了。

注釋

望夫石:據南朝宋人劉義慶的《幽明錄》記載:武昌陽新縣北山上有望夫石,其形狀像人立。相傳過去有個貞婦,其.丈夫遠去從軍,她攜弱子餞行于武昌北山,“立望夫而化為立石”,望夫石因此而得名。

上:作“山”,山上。

復:作“和”,與。

望夫石創作背景

  這首詩是詩人王建居于武昌時根據當地傳說以及望夫石石像所作的一首詩。

參考資料:

1、郭志明.詩美的永恒:同題古詩佳作比較談:陜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150-151

2、周嘯天.隋唐五代詩詞鑒賞: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291

望夫石鑒賞

  這首詩是詩人王建居于武昌時根據當地傳說以及望夫石石像所作的一首詩。

  “望夫處,江悠悠”這里有浩浩不斷的江水,江畔屹立著望夫山,山頭佇立著狀如女子翹首遠眺的巨石。山、水、石,動靜相間,相映生輝。“望夫處,江悠悠”,寫出望夫石的環境、氣氛。“悠悠”二字,描繪江水千古奔流,滔滔不絕,既交代了故事發生的背景,渲染了濃郁的抒情氣氛,同時又襯托望夫石的形象,把靜立江邊的石頭寫活。仿佛是一尊有靈性的石雕傍江而立,翹首遠望,在思念,在等待。這種以動景襯靜物的手法,不僅使畫面生動,有立體感,而且也暗喻了思婦懷遠,思念之情的綿綿不絕。“悠悠”在這既是寫景狀物,渲染環境氣氛,又是摹情寫人,形象地描畫了思婦相思的情狀。這二句情與景融,不可分割,富有形象性和藝術感染力,真有一石三鳥之妙。

  “化為石,不回頭”,詩人又以擬人手法具體描繪望夫石的形象。人已物化,變為石頭;石又通靈,曲盡人意,人與物合,情與景諧。這不僅形象地描畫出望夫石的生動形象,同時也把思婦登臨的長久,想念的深切,對愛情的忠貞不渝刻畫得淋漓盡致。這二句緊承上文,是對古老的優美的民間傳說作了生動的藝術概括。

  “山頭日日風復雨”,是說望夫石風雨不動,堅如磐石,年年月月,日日夜夜,長久地經受著風吹雨打,然而它沒有改變初衷,依然佇立江岸。這里寫的是石頭的形象和品格,說的仍是思婦的堅貞。她歷經了種種艱難困苦,飽嘗了相思的折磨,依然懷著至死不渝的愛情,依然在盼望著,等待著遠方的行人。

  “行人歸來石應語”,詩人在結句處把筆宕開,作了浪漫的推想。待到遠行的丈夫歸來之時,這佇立江邊的石頭定然會傾訴相思。“妾心正斷絕,君懷那得知。”(郭震《子夜四時歌·春歌》)

  從藝術手法上看,這首詩始終抓住石之形與人之情來寫,構思最為精巧。“望夫處,江悠悠”,從人寫起,交代了地點,又以悠悠江水流暗喻時間之長,感情之久。“化為石,不回頭”,言望夫之婦化而為石,也暗示時久。婦人佇立江邊,看那江水一去不回頭,自己也化為石像永遠不回頭。“山頭日日風復雨”,不畏風吹雨打,不怕天長日久,她一直不回頭,一心望夫歸。最后,以“行歸來石應語”結束全詩,又將望夫石擬人話,可謂匠心獨運。

  全詩刻畫了古代婦女深情動人的形象,揭示了她們悲苦的命運。詩歌于平淡質樸中,蘊含著豐富的內容。詩人只描寫了一個有包孕的片段的景物和自己一剎間的感受,平平寫出。

王建簡介

唐代·王建的簡介

王建

王建(約767年—約830年):字仲初,生于潁川(今河南許昌),唐朝詩人。其著作,《新唐書·藝文志》、《郡齋讀書志》、《直齋書錄解題》等皆作10卷,《崇文總目》作2卷。

...〔 ? 王建的詩(363篇)

猜你喜歡

頌古二十四首

宋代釋勝

有喝端如探竿草,無師血脈通紅線。

當陽不識李將軍,徒學穿楊一枝箭。

受用

宋代劉克莊

阮遙集平生幾屐,晏平仲半世一裘。

禿翁受用能多少,槲葉為衣荷蓋頭。

送李知章下第歸河北

宋代晁補之

斗雞擊劍鄴王臺,萬古英雄死不埋。

子去悲歌宜有和,露螢白首亦常材。

廬山道中

宋代董嗣杲

疊疊蒼巒別是天,往來即是地行仙。

撥云峰底落紅雨,冷翠谷中浮紫煙。

西湖宴集

明代姚子蓉

湖流曲折夜生潮,水國微茫樂事饒。紅葉影飄鐘出寺,寒鴉聲起麓歸樵。

懸知別后情千縷,且復尊前醉一瓢。莫訝嚴城笳鼓急,峰頭白鶴正相招。

破賊凱歌八章 其二

宋代李正民

淮南千里少遺民,萬頃膏腴變棘榛。辟地營田真上策,稻粱已見滿倉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