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翁宏的詩 > 春殘

春殘

[唐代]:翁宏

又是春殘也,如何出翠幃?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寓目魂將斷,經年夢亦非。

那堪向愁夕,蕭颯暮蟬輝。

春殘譯文及注釋

譯文

又到了春天快要結束之時,這讓人怎么走出翠綠的帷帳?

人獨自站在落花面前,小雨中燕子成雙飛去。

觀看此景魂魄像要失去,經過很多年夢境也不一樣了。

怎么能夠忍受如此愁苦的夜晚,蟬在凄涼蕭索的夕陽下映出光輝。

注釋

春殘:春將盡。

翠幃(wéi):綠色的帷帳。帷,四周相圍而無頂的篷帳。

獨立:獨自一人站立。

微雨:小雨。

寓目:觀看,過目。語出《左傳·僖公二十八年》:“請與君之士戲,君憑軾而觀之,得臣與寓目焉。”

斷:斷絕。

“經年”句:經年,經過一年或若干年。夢亦非,夢境也不同了。

那堪向:怎能忍受。那,通“哪”。向,語氣助詞,無實義。

夕:傍晚。

蕭颯(sà):蕭條冷落;蕭索。

暮:傍晚。

輝:光輝。

參考資料:

1、雅瑟 .《唐詩三百首鑒賞大全集》 :新世界出版社 ,2011 :439 .

春殘創作背景

  這首詩創作于唐末或五代時。作者與當時逸士廖融等為詩友,經常共同作詩。該詩即作于某個暮春。

參考資料:

1、雅瑟.《唐詩三百首鑒賞大全集》:新世界出版社,2011:439

春殘鑒賞

  翁宏存詩僅三首,這首《春殘》有絕妙佳句,流傳于世。

  詩寫女子春末懷人。首句點題,不拘一格。一句中,以“又”字開頭,“也”字結尾,連用一個副詞和一個語氣詞,這在詩中是少見的。然而作者用得很自然,使起句突兀,增強了語氣,加強了詩中女主人公的哀怨之情,并有籠蓋全篇的作用,算得上寫法的出新。“又”字還與下面的“經年”對應,暗示這女子與情人分別,正是去年此時,故對物候變化特別敏感。

  第二句“如何出翠幃”,“如何”一詞,體現出不堪的情緒。聯系第一句看,這位女子正是在去年此時此地,經受著別離的苦痛。時隔一年,記憶猶新,而且,此時又是在同一時間和同一地點,她不敢再身臨其境,重新經受這樣的苦痛,所以說不敢出翠幃。再聯系下聯看,不敢出來實際上還是出來了,人在極端苦悶的時候,往往就是處在這樣的自我矛盾中。這又活畫出了這位女子夢魂牽惹、如癡似醉的神態,從而烘托出她的思念之情刻骨銘心。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為佳句。已是春殘,落花無數,而無數落花又極易引起人們韶華易逝、青春難再之感。此刻,這位女子,正當芳齡,卻獨立庭院,青春正在消逝,歡娛難再,她的命運和這春殘的落花,一模一樣。作者將落花與思婦互相映襯,倍覺凄然。暮暮天氣,微雨蒙蒙,給人的感覺本是抑郁沉悶的,更不用說是心事重重、愁思郁悶的女子了。偏偏此時,一雙不知趣的燕子,在細雨中飛去飛來,顯出很自得的樣子,這就使她更加難堪了。燕子無知,尚能比翼雙飛;人屬多情,只能黯然獨立,此情此景,不堪忍受。詩人以燕雙飛反襯人獨立,把女子的內心愁苦之情推到了頂點。花、雨、人、燕,本是純粹的“景語”,作者通過映襯、反襯,融情入景,把它們連成一幅和諧統一的藝術畫面,從而烘托出詩中女子憂思難解的內心世界,使“景語”完全變成了“情語”。這兩句寫得細膩深刻而含蓄委婉,對偶工麗而無雕琢之嫌。頷聯兩句融情入景,寫得工麗自然,不失為精彩之筆。

  之后幾聯均寫其院中所見所感,主要是說她如何觸景傷懷,憂思難解,但與頷聯相比,反復抒寫,意多重復,用語平淡。

  北宋詞人晏幾道名篇《臨江仙·夢后樓臺高鎖》中,創造性地挪用了翁宏這兩句詩,他寫道:“夢后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這兩句是詞中的精華所在,成了譚獻譽為“千古不能有二”的“名句”。

翁宏簡介

唐代·翁宏的簡介

[約公元九一五年前后在世]字大舉,桂林人。生卒年均不詳,不仕。入宋,寓居昭、賀間。與王元、廖融等交游唱和。《宮詞》(一作《春殘》)等詩最為當時所稱。所作詩今存三首。

...〔 ? 翁宏的詩(13篇)

猜你喜歡

擷芳詞 秋柝

清代周貽繁

徵輪靜。西風勁。一杯清醑澆愁興。離懷弱。香衾薄。

有何紛擾,為誰驚覺。柝。柝。柝。

題劉至誠行樂

清代戴亨

溪回蕩云容,虬松勢妖矯。日月摩高巔,石瘦青苔老。

科頭信芒鞋,臨風恣幽討。箕踞憩云根,蒼翠午陰悄。

岳州臨江驛見亡友凌溪子題壁愴然興懷倚韻追悼 其二

明代顧璘

鸚鵡才高失帝庭,人間窮達轉冥冥。久將塵土拋金紫,自慱聲華付汗青。

避地盟寒空卜筑,招魂歌就或來聽。笛聲莫愴山陽舍,琴操期聞中散靈。

大行皇太后挽詞二首

宋代陳師道

扶日行黃道,乘云上紫微。

憂勞形末命,恭儉見陳衣。

山居二十詠 其十三 雙魚

宋代洪適

犀角透魚龍,石肌蘊星斗。亦有無情花,枝頭魚貫柳。

鵲橋仙 七夕寄外

清代張玉珍

纖云弄巧,玉鉤低掛,又值雙星良會。鵲回露冷夜何其,述不盡、離愁無寐。

人間別后,夢沉書遠,隔斷萬重煙水。遙憐客館對孤尊,也定憶、秋來憔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