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左思的詩 > 詠史·郁郁澗底松

詠史·郁郁澗底松

[魏晉]:左思

郁郁澗底松,離離山上苗。

以彼徑寸莖,蔭此百尺條。

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勢使之然,由來非一朝。

金張藉舊業(yè),七葉珥漢貂。

馮公豈不偉,白首不見招。

詠史·郁郁澗底松譯文及注釋

譯文

茂盛蔥翠的松樹生長在山澗底,風(fēng)中低垂搖擺著的小樹生長在山頂上。

由于生長的地勢高低不同,山頂徑寸的小樹,卻能遮蓋百尺之松。

世家子弟能登上高位獲得權(quán)勢,有才能的人卻被埋沒在下級官職中。

這種情況恰如澗底松和山上苗一樣,是地勢造成的,其所從來久矣。

漢代金日磾和張安世二家就是依靠了祖上的遺業(yè),子孫七代做了高官。

馮唐難道還不算是個奇?zhèn)サ娜瞬艈幔靠删鸵驗槌錾砦⒑鹊桨最^仍不被重用。

注釋

郁郁:嚴(yán)密濃綠的樣子。澗:兩山之間。澗底松:比喻才高位卑的寒士。 

離離:下垂的樣子。苗:初生的草木。山上苗:山上小樹。 

彼:指山上苗。徑:直徑。徑寸:直徑一寸。徑寸莖:即一寸粗的莖。 

蔭:遮蔽。此:指澗底松。條:樹枝,這里指樹木。 

胄:長子。世胄:世家子弟。躡(niè聶):履、登。 

下僚:下級官員,即屬員。沉下僚:沉沒于下級的官職。 

“地勢”兩句是說這種情況恰如澗底松和山上苗一樣,是地勢造成的,其所從來久矣。 

金:指漢金日磾(jin mi di),他家自漢武帝到漢平帝,七代為內(nèi)侍。(見《漢書·金日傳》)張:指漢張湯,他家自漢宣帝以后,有十余人為侍中、中常侍。《漢書·張湯傳贊》云:“功臣之世,唯有金氏、張氏親近貴寵,比于外戚。”七葉:七代。珥(ěr耳):插。珥漢貂:漢代侍中、中常侍的帽子上,皆插貂尾。這兩句是說金張兩家的子弟憑借祖先的世業(yè),七代做漢朝的貴官。 

馮公:指漢馮唐,他曾指責(zé)漢文帝不會用人,年老了還做中郎署長的小官。偉:奇。招:招見。不見招:不被進(jìn)用。這兩句是說馮唐難道不奇?zhèn)ィ昀狭诉€不被重用。以上四句引證史實說明“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的情況,是由來已久。

詠史·郁郁澗底松鑒賞

  這首詩寫在門閥制度下,有才能的人,因為出身寒微而受到壓抑,不管有無才能的世家大族子弟占據(jù)要位,造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的不平現(xiàn)象。“郁郁澗底松”四句,以比興手法表現(xiàn)了當(dāng)時人間的不平。以“澗底松”比喻出身寒微的士人,以“山上苗”比喻世家大族子弟。僅有一寸粗的山上樹苗竟然遮蓋了澗底百尺長的大樹,從表面看來,寫的是自然景象,實際上詩人借此隱喻人間的不平,包含了特定的社會內(nèi)容。形象鮮明,表現(xiàn)含蓄。中國古典詩歌常以松喻人,在此詩之前,如劉楨的《贈從弟》;在此詩之后,如吳均的《贈王桂陽》,皆以松喻人的高尚品格,其內(nèi)涵是十分豐富的。

  “世胄躡高位”四句,寫當(dāng)時的世家大族子弟占據(jù)高官之位,而出身寒微的士人卻沉沒在低下的官職上。這種現(xiàn)象就好像“澗底松”和“山上苗”一樣,是地勢使他們?nèi)绱耍蓙硪丫茫皇且怀幌Φ氖隆V链耍姼栌呻[至顯,比較明朗。這里,以形象的語言,有力地揭露了門閥制度所造成的不合理現(xiàn)象。從歷史上看,門閥制度在東漢末年已經(jīng)有所發(fā)展,至曹魏推行“九品中正制”,對門閥統(tǒng)治起了鞏固作用。西晉時期,由于“九品中正制”的繼續(xù)實行,門閥統(tǒng)治有了進(jìn)一步的加強,其弊病也日益明顯。段灼說:“今臺閣選舉,涂塞耳目;九品訪人,唯問中正,故據(jù)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孫,即當(dāng)涂之昆弟也,二者茍然,則蓽門蓬戶之俊,安得不有陸沉者哉!”當(dāng)時朝廷用人,只據(jù)中正品第,結(jié)果,上品皆顯貴之子弟,寒門貧士仕途堵塞。劉毅的有名的《八損疏》則嚴(yán)厲地譴責(zé)中正不公:“今之中正不精才實,務(wù)依黨利;不均稱尺,務(wù)隨愛憎。所欲與者,獲虛以成譽,所欲下者,吹毛以求疵,高下逐強弱,是非由愛憎。隨世興衰,不顧才實,衰則削下,興則扶上,一人之身,旬日異狀,或以貨賂自通,或以計協(xié)登進(jìn),附托者必達(dá),守道者困悴,無報于身,必見割奪;有私于己,必得其欲。是以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暨時有之,皆曲有故,慢主罔時,實為亂源,損政之道一也。”這些言論都反映了當(dāng)時用人方面的腐敗現(xiàn)象。左思此詩從自身的遭遇出發(fā),對時弊進(jìn)行了猛烈的抨擊,具有重要的政治意義。

  “金張藉舊業(yè)”四句,緊承“由來非一朝”。內(nèi)容由一般而至個別、更為具體。金,指金日磾家族。據(jù)《漢書·金日磾傳》載,漢武帝、昭帝、宣帝、元帝、成帝、哀帝、平帝七代,金家都有內(nèi)侍。張,指張湯家族。據(jù)《漢書·張湯傳》載,自漢宣帝、元帝以來,張家為侍中、中常侍、諸曹散騎、列校尉者凡十余人。“功臣之世,唯有金氏、張氏,親近寵貴,比于外戚”。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馮公,即馮唐。他是漢文帝時人,很有才能,可是年老而只做到中郎署長這樣的小官。這里以對比的方法,表現(xiàn)“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的具體內(nèi)容。并且,緊扣《詠史》這一詩題。何焯早就點破,左思《詠史》,實際上是詠懷。詩人只是借歷史以抒發(fā)自己的懷抱,對不合理的社會現(xiàn)象進(jìn)行無情地揭露和抨擊而已。

  這首詩哪里只是“金張藉舊業(yè)”四句用對比手法,通首皆用對比,所以表現(xiàn)得十分鮮明生動。加上內(nèi)容由隱至顯,一層比一層具體,具有良好的藝術(shù)效果。。

左思簡介

唐代·左思的簡介

左思(約250~305)字太沖,齊國臨淄(今山東淄博)人。西晉著名文學(xué)家,其《三都賦》頗被當(dāng)時稱頌,造成“洛陽紙貴”。左思自幼其貌不揚卻才華出眾。晉武帝時,因妹左棻被選入宮,舉家遷居洛陽,任秘書郎。晉惠帝時,依附權(quán)貴賈謐,為文人集團(tuán)“二十四友”的重要成員。永康元年(300年),因賈謐被誅,遂退居宜春里,專心著述。后齊王司馬冏召為記室督,不就。太安二年(303年),因張方進(jìn)攻洛陽而移居冀州,不久病逝。

...〔 ? 左思的詩(25篇)

猜你喜歡

繞佛閣 其二 東堂月夜,疊前韻

清代樊增祥

昨宵猛雨。今夜碧月,來共鷗語。茶夢圓否。欲圓又破,梁間燕兒絮。

小園一畝。梧竹影里,窺見河鼓。風(fēng)葉掀舞。小荷墮粉,徘徊不能去。

代趙倅燕廣德守錢郎中致語口號

宋代史浩

清朝登用是儒宗,尤喜桐川協(xié)氣濃。畫戟林中今長貳,紅蓮幕里昔游從。

云飛共慶情方洽,鯨飲何妨量有容。且向山城足歡謔,他年接武亞夔龍。

搗練子·初酒醒

兩漢佚名

初酒醒,乍衣單。褪著裙兒側(cè)著冠。門外小橋寒食夜,月明人去杏花殘。

干樓晚眺 其一

明代李贄

呼朋萬里外,拍手層霄間。塞晚浮煙重,天空歲月閑。

斷云迷古戍,落日照西山。幸有聲歌在,更殘且未還。

金谷懷古

唐代杜牧

凄涼遺跡洛川東,浮世榮枯萬古同。桃李香消金谷在,
綺羅魂斷玉樓空。往年人事傷心外,今日風(fēng)光屬夢中。
徒想夜泉流客恨,夜泉流恨恨無窮。

頌古十八首

宋代釋師一

舉手攀南半,移身倚北辰。

出頭天外看,須是個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