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寄內

[宋代]:孔平仲

試說途中景,方知別后心。

行人日暮少,風雪亂山深。

寄內鑒賞

  這首詩可能作于詩人赴慧州途中,題為《寄內》,是寄給妻子的詩。他的別后心情,所謂“黯然消魂”者,在這首小詩里有充分而含蓄的表現。

  以途中景色,見別后離情,這是古代詩詞中最常用的抒情方法,即以實處見虛,則實處皆虛。不說“心情”,而只說沿途風物,風物雖是早已客觀存在,而行人此時此地的心頭滋味卻是其個人所有。其深度如何,其濃度如何,作者均未明言。且別情之濃,別情之亂,若一一說去,將花費太多筆墨,愈說得多,愈不能將此彌漫四野、飄忽惆悵的心情說全、說清,故將虛化實,使實處全虛,則更易感人。李商隱的《夜雨寄北》就是采用這種表現手法。

  按一般敘述方法,詩的順序應為:“說與途中景,方知別后心。”這里將詩句倒轉,是作者獨具匠心處。第一聯為第二聯作鋪墊,第二聯陡轉,轉折頗險而陡,因奇特而見警策,能于險中求警;若按意思順序來寫,則是平鋪直敘,而無跌宕之勢。讀后只能感到行人于日暮時,說出風雪亂山中的感受,及因這種感受而思念家人的心情,雖流暢而失之淺淡。此則不同,首聯沒有說“別后心”究竟如何,次聯卻通過所寫的途中景色來表現作者情懷的極苦、極亂。首聯在字面上提出了“途中景”,卻全無一字說此“景”;提出了“別后心”,卻既不作心情的描述,又無形象以表現含義。詩到后面又轉回頭去接第一句,寫“途中景”。如此安排,等于告訴讀者景即心,心即景,與其寫不易著筆的抽象心情,不如寫引起此種情懷的實景,于實景中見到這種極苦、極亂的心情,一如劉長卿的《逢雪宿芙蓉山》:“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只著一“貧”字,使下聯實寫的“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變得實處全虛,一片蒼茫凄寒之感,彌天而來,一般人用很多言語也說不盡的地方,他只用百十個字就渲染出來了。孔平仲此詩的妙處也在于此。

孔平仲簡介

唐代·孔平仲的簡介

孔平仲 北宋詩人。字義甫,一作毅父。新喻(今江西新余縣)人。生卒年不詳。治平二年(1065)舉進士,曾任秘書丞、集賢校理,又提點江浙鑄錢、京西刑獄。

...〔 ? 孔平仲的詩(526篇)

猜你喜歡

寄樂天

唐代元稹

無身尚擬魂相就,身在那無夢往還。
直到他生亦相覓,不能空記樹中環。

自吳城至馬當湖江八景 其三 瀑布 在匡廬

明代郭之奇

蒼屏九疊盡飛榮,風雨千巖欲怒鳴。泉石初開天籟發,水山相雜大文生。

每乘清氣陰陽御,漸出光華人世迎。不是銀河天際落,峰頭那得掛長庚。

水亭幽居圖

明代唐寅

虛亭林木里,傍水著欄桿。

試展團蒲坐,葉聲生早寒。

曉起用麟孫韻

元代劉詵

七月今年涼氣高,墻東古木夜蕭騷。孤城殘月角初動,野屋秋風雞亂號。

萬事惟馀雙短鬢,百齡須用幾綈袍。故人莫薦揚雄賦,衰老難勝執戟勞。

在伯考試未歸有懷

宋代趙蕃

木落山空君未歸,我行江山幾依依。

山空木落有佳處,政爾待君相發揮。

賀新郎 中秋伏枕承蘧庵先生有月餅果物之惠病起賦謝

清代陳維崧

今夜清輝漾。想月殿、菱花出匣,一輪初上。萬戶千門連碧海,處處鉤簾倚幌。

只少我、一人凝望。多謝東鄰遺粔籹,恰分明、掬取團圓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