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劉基的詩 > 工之僑獻琴

工之僑獻琴

[明代]:劉基

  工之僑得良桐焉,斫而為琴,弦而鼓之,金聲而玉應。自以為天下之美也,獻之太常。使國工視之,曰:“弗古。”還之。

  工之僑以歸,謀諸漆工,作斷紋焉;又謀諸篆工,作古窾焉。匣而埋諸土,期年出之,抱以適市。貴人過而見之,易之以百金,獻諸朝。樂官傳視,皆曰:“希世之珍也。”

  工之僑聞之,嘆曰:“悲哉世也!豈獨一琴哉?莫不然矣!而不早圖之,其與亡矣。”遂去,入于宕之山,不知其所終。

工之僑獻琴譯文及注釋

譯文

  有一個名字叫工之僑的人得到一塊上好的桐木,砍來做成了一把琴,裝上琴弦彈奏起來,發聲和應聲如金玉之聲。他自認為這是天下最好的琴,就把琴呈現給太常寺(的主管人);(主管人)讓優秀的樂師來看,樂師說:“(這個琴)不是古琴。”于是便把琴退還回來。

  工之僑拿著琴回到家,跟漆匠商量,把琴身畫上殘斷不齊的花紋;又跟刻工商量,在琴上雕刻古代的款式;把它裝在匣子里埋在泥土中。過了一年挖出來,抱著它到集市上。有個達官貴人路過集市看到了琴,就用一百兩黃金買了它,把它獻到朝廷上。樂官們傳遞著觀賞它,都說:“這琴真是世上少有的珍品啊!”

  工之僑聽到這種情況,感嘆道:“這個社會真可悲啊!難道僅僅是一把琴嗎?不是這樣的啊!世上的事情沒有不是這樣的。如果不早做打算,就要和這國家一同滅亡了啊!”于是離去,至宕冥附近的山,不知道他最終去哪兒了。

注釋

工之僑:虛構的人名。

良桐:上等桐木,即梧桐,青桐,木質理疏而堅,是制作古琴的好材料。桐,桐木,制古琴的材料。

斫(zhuó):砍削。

弦而鼓:裝上弦彈奏。弦、鼓,都是名詞作動詞用。弦:琴弦。這里作動詞用,裝上弦。鼓琴,指彈奏古琴。

金聲而玉應:發聲和應聲如金玉碰撞的聲音。

天下之美:天下最美的(琴)。美:美琴,形容詞作名詞用。

太常:太常寺,祭祀禮樂的官署。

使:讓。

國工:最優秀的工匠,這里指樂師。

弗:不。

謀:謀劃。

諸:兼詞,之于。

篆工:刻字的工匠。刻字多用篆體字。

古窾(kuǎn):古代的款式。窾,同"款",款式。

匣而埋諸土:(把它)裝在匣子里并埋在泥土中。匣,裝在匣子里。而,遞進連詞,并且。諸,兼語詞,之于。

期(ji第一聲)年:第二年;滿一年。

適:到……去。

貴人:大官。

易:換,交易。

樂官:掌管音樂的官吏。

傳視:大家傳遞看著。

希:同“稀”,稀世:世上少有。

悲哉世也:這個社會真可悲啊。

豈:難道。

獨:只。

莫:沒有什么。

然:如此。

其:大概,表推測的語氣副詞

其:代詞,代指工之僑

珍:珍寶。

參考資料:

1、劉基 .郁離子 :1993 ,中國古籍出版社 .

2、劉基 .郁離子 :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2009 .

3、呂立漢 .國學經典叢書—郁離子 : 中州古籍出版社 ,2006 .唐漢 .郁離子:傳世智慧大全 :中國對外翻譯出版社 ,2000 .

工之僑獻琴鑒賞

  工之僑第一次獻琴,琴雖好卻遭到貶抑被退了回來。琴不僅是“良桐”所制,而且“金聲而玉應”,材質、音質俱佳,因此制作者對它的評價是“天下之美”。雖然如此,這架琴經過太常寺主管人的手,又經優秀樂師們的鑒定,終被退回,而理由只有“弗古”二字。這樣的理由是很可笑的。

  工之僑第二次獻琴,因為琴經過偽裝,又是由貴人獻上,竟得到極高的評價。文章比較詳細地敘述工之僑偽裝古琴的經過,先請漆工繪制“斷紋”,再請刻字工匠刻上“古窾”,然后裝在匣子里埋在地下,過了一年才拿出來。這說明工之僑把這件事做得很精心。獻琴的方法也很巧妙,他不直接去獻,而“抱以適市”,讓別人重價買了去獻,結果真的得到了極高的評價,成了“希世之珍”。

  表面上看寫的是琴的遭遇,實際上是寫人。作者借工之僑偽造古琴試探索世風的機智,諷刺了元末一幫缺乏見識,不重真才實學而只重虛名的虛偽之人,其寓意是十分鮮明而深刻的。

  文中“弗古,還之”與“世之珍也”的對比,很好地表現了當時敗壞的社會風氣,進一步諷刺了鼓勵人們弄虛作假的封建統治者。人們不要一昧地追求新事物,被事物的外表所吸引,而不在乎事物的內在。

劉基簡介

唐代·劉基的簡介

劉基

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溫,謚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軍事謀略家、政治家、文學家和思想家,明朝開國元勛,漢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屬青田)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謚號文成,后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他以神機妙算、運籌帷幄著稱于世。劉伯溫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傳奇人物,至今在中國大陸、港澳臺乃至東南亞、日韓等地仍有廣泛深厚的民間影響力。

...〔 ? 劉基的詩(988篇)

猜你喜歡

水龍吟

兩漢佚名

洞天景色常春,嫩紅淺白開輕萼。瓊筵鎮起,金爐煙重,香凝錦幄。

窈窕神仙,妙呈歌舞,攀花相約。彩云月轉,朱絲網徐在,語笑拋球樂。

夫人閤端午帖子 其六

唐代胡宿

魚龍曼衍夸宮戲,湘虙浮沈衒水嬉。齊上圣皇千萬壽,飄然仙樂在瑤池。

宋代劉克莊

莊周言達理,吾以蝶為優。

無想亦無夢,有身長有愁。

道上觀別者

宋代王稱

完山有鳴鳥,其聲一何哀。死別徒已矣,生離當告誰。

圣人出應期,玉燭耀九垓。三殤無怨苛,四表罔不諧。

和蕭參議游岳麓八絕 其五

宋代王炎

清風峽里水清泠,不但琮琤可靜聽。秋桂秋蘭在深谷,更堪鼻觀挹幽馨。

茄藤社觀番戲二絕句 其一

清代范咸

連臂相看笑踏歌,陳詞道是感恩多。劇憐不似弓鞋影,一曲春風奈若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