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納蘭性德的詩 > 清平樂·彈琴峽題壁

清平樂·彈琴峽題壁

[清代]:納蘭性德

泠泠徹夜,誰是知音者。如夢前朝何處也,一曲邊愁難寫。

極天關塞云中,人隨落雁西風。喚取紅襟翠袖,莫教淚灑英雄。

邊塞 

清平樂·彈琴峽題壁譯文及注釋

譯文

水聲清幽悅耳,徹夜回蕩,但誰又是它的知音呢?前朝如夢,邊愁難寫。

極目望去,天邊的云中.征人與征雁同行于秋風之中。如此悲涼之景,讓人不禁傷懷,只好喚來歌女消愁,不要讓英雄熱淚輕易落下。

注釋

清平樂:詞牌名,原為唐教坊曲名,取用漢樂府“清樂”、“平樂”這兩個樂調而命名。雙調,四十六字。上闋押仄聲韻,下闋換平聲韻。也有全押仄聲韻的。

彈琴峽:據《大清一統志·順天府》: “彈琴峽,在昌平州西北居庸關內,水流石罅,聲若彈琴。”

泠(líng)泠:形容水流聲清脆。

關塞(sài):此處泛指邊關之地。

極天關塞云中,人隨落雁西風:化用杜甫《秋興》詩: “關塞極天唯鳥道。江湖滿地一漁翁”。這句寫居庸關的形勢極其險要。

喚取紅襟翠袖,莫教淚灑英雄:化用辛棄疾《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詞:“倩何人喚取,紅襟翠袖,揾英雄淚”。紅襟翠袖:指歌女。

參考資料:

1、(清)納蘭性德著;田萍注解.納蘭詞全集鑒賞:中國畫報出版社,2013.04:283-284頁

2、(清)納蘭性德著.家庭書架 納蘭詞:南海出版公司,2013.10:82頁

清平樂·彈琴峽題壁創作背景

  康熙十五年(1676)十月,詞人途徑彈琴峽,秋風蒼勁,遠遠的看著邊塞的景色,興亡之感不禁而生,于是作了這一首《清平樂》,并用以題壁。

參考資料:

1、閔澤平編著.納蘭詞全集 匯編匯評匯校:崇文書局,2012.03:26-27頁

清平樂·彈琴峽題壁鑒賞

  此篇為行役塞上之作。詞中抒發了關塞行役中的“邊愁”及詞人的興亡之感。

  詞作由冷冷水聲起興。用“冷冷”形容流水的清脆悠揚,自是十分精當,化用了陸機《招隱詩》中的名句“山溜何冷泠,飛泉漱鳴玉”,也就十分自然。然而唐劉長卿曾作過一首《聽彈琴》詩,里面也有“冷冷”二字:“冷冷七弦上,靜聽松風寒。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可見這“冷冷”既可以形容流水,亦可以描述琴聲。此處詞人正是由潺潺的流水聲聯想到泠泠的琴聲,從而發出“誰是知音者”的疑問。

  “如夢前朝何處也,一曲邊愁難寫”,鳴琴一樣的水聲勾起的不僅僅是知音難覓的慨嘆,還有前朝如夢、邊愁難寫的無端意緒、種種悲感。至此,整個上闋,都是從聽覺上引來的愁情落筆。

  下闋轉而從視覺、從眼前景上進一步渲染這種愁情。“極天關塞云中,納蘭只能與大雁”,“極天”言關塞之遠,“云中”謂關塞之險,皆出之于夸張之辭。這樣險要的邊關之地,自然是極其寥廓遼遠的。“喚取紅襟翠袖,莫教淚灑英雄”,結尾二句,由辛棄疾《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中詞句“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揾英雄淚”化出,自然渾成,表達了難以名狀的孤獨寂寞的情懷,深切感人。

  該詞抒發了詞人關塞行役中的“邊愁”,并將此愁書于壁上。上片由水聲泠泠起筆,慨嘆知音難覓、前朝如夢,這是落筆于聽覺上激發的愁情。下片寫景后抒發感情,從視覺及眼前景更深層地渲染這種愁情,自然流暢,感嘆孤獨寂寞的情懷難以言明。全詞氣韻蒼涼,表達了詞人“英雄寂寞”的情懷。

納蘭性德簡介

唐代·納蘭性德的簡介

納蘭性德

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占有光采奪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滿漢融合時期,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聯于王朝國事的典型性。雖侍從帝王,卻向往經歷平淡。特殊的生活環境背景,加之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創作呈現出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風格。流傳至今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富于意境,是其眾多代表作之一。

...〔 ? 納蘭性德的詩(218篇)

猜你喜歡

新昌縣曉行

明代鄭善夫

暝發新昌縣,晨臨赤土隈。

秋花隨地有,渚雁與云來。

次韻兩蘇公講筵唱和四首 其二

宋代晁補之

李公素譽壓朝端,曾溯龍門鬣未乾。雖愧彭宣惟賜食,未慚貢禹亦彈冠。

頌古十七首

宋代釋師觀

唇上碧斑賓豹博,舌頭當的帝都丁。

頻呼小玉元無事,只要檀郎認得聲。

桃花舖

宋代范成大

老蕨漫山鳳尾張,青楓直干如攢槍。

山深嵐重鼻酸楚,石惡淖深神慘傷。

鮑融州病足叩謁適遇孝若示融州菊詩和篇次韻

宋代許及之

不見融州夏涉秋,居然款對豁羈愁。

猶存尊足憐同病,不擊虛舟任打頭。

為許氏贈妾

明代皇甫汸

窈窕一佳人,鉛華世絕倫。花因解語艷,山入畫眉顰。

寶髻隨時廣,羅衣逐態新。坐令幽谷里,無夜不生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