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王昌齡的詩 > 送狄宗亨

送狄宗亨

[唐代]:王昌齡

送狄宗亨鑒賞

  這是一首送別朋友的詩,全詩內容是詩人對朋友真摯情誼的表達,抒發的是惜別之情。狄宗亨,王昌齡的朋友,事跡不詳。

  “秋在水清山暮蟬”,送行的時間是秋天的傍晚。“水清”,說明天氣晴朗,“暮蟬”,日落的時候尚有蟬在鳴叫。“洛陽樹色鳴皋煙”,說明送行的地點和朋友要去的地方。“洛陽”是詩人與狄宗亨惜別的地方,也就是今河南省洛陽市;“鳴皋”,狄宗亨要去的地方,在河南省嵩縣東北,陸渾山之東有“鳴皋山”,相傳有白鶴鳴其上,故名。又稱九皋山,山麓有鳴皋鎮。本句中的“樹色”和“煙”是寫景,暮色蒼茫中洛陽“樹色”依稀可辨,這是實寫;在洛陽是看不到鳴皋的“煙”的,但與朋友惜別時,向朋友要去的地方望去,煙霧朦朧,這是虛寫。

  詩的后兩句直抒情懷。“愁不盡”說明兩人情誼非同一般,后句側重點是“空度”,他說,(你走了)我很惋惜(無人與我做伴),白白度過這個涼風颯颯、氣候宜人的秋天。這兩句語意淺近,而詩人與狄宗亨的深厚情誼卻表現得十分深刻,即所謂“意近而旨遠”。

  這首詩語言通俗流暢,含意雋永深沉,雖然只有四句,但卻以情取景,借景抒情,委婉含蓄,意余言外。因為一首“七絕”只有二十八個字,表現的思想感情又較復雜,這也就難怪詩人惜墨如金,用一字而表現豐富的內容,如第二句以“煙”字概括說明想象中的鳴皋景物,第三句以“愁”字表現詩人對狄宗亨的感情之深,皆是妙筆。

王昌齡簡介

唐代·王昌齡的簡介

王昌齡

王昌齡 (698— 756),字少伯,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后人譽為“七絕圣手”。早年貧賤,困于農耕,年近不惑,始中進士。初任秘書省校書郎,又中博學宏辭,授汜水尉,因事貶嶺南。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交厚。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尉。安史亂起,為刺史閭丘所殺。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亦有“詩家天子王江寧”的說法)。

...〔 ? 王昌齡的詩(212篇)

猜你喜歡

謁柳公祠 其二

清代張邦柱

白日悲歌荔子丹,愚溪橋下水漫漫。柳公巖古長留姓,司馬塘今尚紀官。

遺廟兩州尸祝在,穹碑一片墨痕殘。清時無復徵蛇乳,閭左恬熙賦役寬。

游定水寺寄杜堯臣

元代吉雅謨丁

水紋藤簟竹方床,山閣重陰雨后涼。新月梧桐秋已老,碧梧機杼夜初長。

白魚入饌松醪熟,紅稻供炊筍脯香。云樹芝泉隨處好,一時清賞肯相忘。

贈王尊師

唐代姚合

先生自說瀛洲路,多在青松白石間。海岸夜中常見日,
仙宮深處卻無山。犬隨鶴去游諸洞,龍作人來問大還。
今日偶聞塵外事,朝簪未擲復何顏。

次韻黃子馀惠雙井茶二首 其一

宋代洪適

荻花楓葉醉為鄉,每憶臨分一鼎香。枉費光陰驚老大,略無治行愧循良。

歸心來往雞豚社,清思消磨雁鶩行。且喜弦歌馀樂地,好詩句句挾風霜。

絕交行

宋代高斯得

男兒獨立天地間,太華絕尖一何陗。

子房不肯下蕭曹,伯夷本自輕周召。

夜坐同兄

明代石寶

明月出東方,蟲聲初在戶。宿靄倏已收,庭階出芳杜。

流云翻細波,坐對喜欲舞。秋色何悠揚,龍泉碧花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