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許渾的詩 > 客有卜居不遂薄游汧隴因題

客有卜居不遂薄游汧隴因題

[唐代]:許渾

海燕西飛白日斜,天門遙望五侯家。

樓臺深鎖無人到,落盡東風第一花。

客有卜居不遂薄游汧隴因題譯文及注釋

譯文

客人像一只孤燕在夕陽西下之時向西飛走,站在禁城宮外遠遠注視著顯貴人家的住宅。

高樓深院全都鎖著沒人來此居住,早開的花朵調落凈盡辜負了大好春風。

注釋

卜居不遂(suì):找不到棲身之處。薄游:聊且出游。汧隴(qiān lǒng):地名,今陜西隴縣一帶。

海燕西飛:喻客西去隴地。斜:韻腳念xiá。

天門:宮殿之門、指皇宮。五侯:東漢恒帝時,同日封宦官單超、徐璜、具瑗、左悺、唐衡五人為侯,號“五侯”。此處泛指朱門顯貴人家。

第一花:指名貴的花。

參考資料:

1、伍心銘.新編唐詩三百首鑒賞:時事出版社,2004:504-505

2、張國動.中國歷代諷刺詩選注:文化藝術出版社,2012:133-134

客有卜居不遂薄游汧隴因題創作背景

  安史之亂后,朝政混亂,宦官擅權,社會動蕩,貧富懸殊。白日西斜,確是燕當歸巢時,而此時它們凌空翻飛在詩人看來本是尋常一景,而滿懷激憤的詩人借題發揮,以虛設的燕無歸處為由,深為“卜居不遂”而悵然離開長安的“客”——某寒士,鳴不平。

參考資料:

1、張國動.中國歷代諷刺詩選注:文化藝術出版社,2012:133-134

客有卜居不遂薄游汧隴因題鑒賞

  若無詩題,這首絕句就像是一首寫景詩。它寫的是在落花時節、日斜時光,遙望王侯第宅,所見到的樓臺層疊、重門深閉之景。但聯系詩題看,它顯然是一首因事而題的托諷詩。它采用借物取喻,托景見意的藝術手法,收到了言微旨遠、節短音長的效果。

  詩的第一句“海燕西飛白日斜”,表面寫日斜燕飛之景,實寫在長安“卜居不遂”之客。周邦彥《滿庭芳》詞“年年,如社燕,飄流瀚海,來寄修椽”幾句,也是以燕喻人。但周詞中的“燕”還有修椽可寄,而許詩所寫的“燕”則因無椽可寄而孤飛遠去。據《幽閑鼓吹》記述,白居易應舉時曾謁見顧況,顧看了白的名字,開玩笑說,長安米貴,居住下來可不容易。這一傳說未必可信,卻可以說明,在唐代想卜居長安是很艱難的。詩中之客既“卜居不遂”,只得“薄游汧隴”,而水和隴州在長安西方,所以詩句以“海燕西飛”影射此行。

  與這第一句詩形成對照的是第三句“樓臺深鎖無人到”。兩句詩合起來,自然呈現出一個極不公平、極不合理的社會現象,這就是:一方面,來到長安的貧士難找一處棲身之地;另方面,重樓空閉,無人居住。根據一些記載,當時的長安城內,高樓深院的甲第固比比皆是,長期廢棄的大宅也所在多有。白居易的《秦中吟》曾對此加以揭露和抨擊。如《傷宅》詩說:“誰家起甲第,朱門大道邊。豐屋中櫛比,高墻外回環。累累六七堂,檐宇相連延。一堂費百萬,郁郁起青煙?!庇帧秲凑吩娬f:“長安多大宅,列在街西東。往往朱門內,房廊相對空。······風雨壞檐隙,蛇鼠空墻墉。”這些詩句都是徑陳其事,直指其失。但許渾的這首絕句,因為總共只有四句,二十八個字,不可能這樣鋪敘,就化繁為簡,化實為虛。在這句中只從樓臺的寂寞景象顯示白詩中所描述的事實。它雖然不及白詩那樣強烈鮮明,卻有含蓄之妙、空靈之美。

  尾句“落盡東風第一花”,可說是第三句的補充和延伸。它把第三句所寫的那樣一個樓臺深鎖、空無一人的景象烘托得倍加寂寥,起了深化詩境、加強詩意的作用。這句表現的花開花落、空負東風的意境,有點像湯顯祖《牡丹亭》中所說的“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曲詞隱含無限的惆悵和幽怨,這句詩同樣是悵怨之情,浮現紙面。此處,不僅樓臺任其廢棄,無人居住,而且名花也空自飄落,無人欣賞,就更令人惋惜不盡了。

  一首托諷詩,雖是意在彼而言在此,把本事、本意寓藏在對景物的描摹中,但作者總要在字里行間傳情示意,或明或暗地點出他的真正意圖。這首詩,除了通過詩題表明寫作動機外,詩中透露消息的主要是第二句“天門遙望五侯家”。句中的“遙望”二字顯露了西去之客在臨行前的依戀、悵惘、憤恨之情;“天門”二字則點出遙望之地在京城,望到的就是禁門外的景色。而句中的“五侯家”,在全詩中是承上啟下的關捩。承上,是說上句暗指的西去隴之客此時視線所投向的是五侯之家,他的悵憤不平之氣所投向的也是五侯之家;啟下,是說在下兩句中出現的空鎖的樓臺是屬于五侯的,落盡的名花也是屬于五侯的。聯系唐代歷史,自從安史亂后,宦官的權勢愈來愈大,后來,連軍隊的指揮、皇帝的廢立等大權也落到他們的手里。韓翃的《寒食》:“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也是一首托諷詩。兩詩都以“五侯家”三字點明作者所要諷刺的對象,其所揭示的都是成為唐代政治上一大禍患的宦官專權問題。

  在許渾這首詩中,所寫的時間既是白日斜,季節又是殘花落盡。全詩的色調暗淡,情調低沉,這是“卜居不遂、薄游隴”之客的黯然心情的反映,也可以看作唐王室衰敗沒落的預兆。

許渾簡介

唐代·許渾的簡介

許渾

許渾(約791~約858),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詩人,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人。晚唐最具影響力的詩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詩,專攻律體;題材以懷古、田園詩為佳,藝術則以偶對整密、詩律純熟為特色。唯詩中多描寫水、雨之景,后人擬之與詩圣杜甫齊名,并以“許渾千首詩,杜甫一生愁”評價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蘇鎮江)丁卯澗,以丁卯名其詩集,后人因稱“許丁卯”。許詩誤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陽城東樓》。

...〔 ? 許渾的詩(411篇)

猜你喜歡

送鐘伯震赴江陵

明代謝肅

方城山高江漢長,江陵?日居荊王。累葉豪華不可當,五千馀里開封疆。

南馮蒼梧帶沅湘,北?陘塞連鄒陽。巫巴靖謐淮浙寧,師旅財賦雄且強。

子夜四時歌 其十

兩漢佚名

草木不常榮,憔悴為秋霜。今遇泰始世,年逢九春陽。

從劉殿院借書

宋代沈與求

骨寒宜伴列仙臞,欲喜依劉計未疏。自昔暗中人易記,到今名下士非虛。

欲從給事論奇字,擬向中郎得異書。愿借牙簽三萬軸,為公一一辨蟫魚。

癸酉次韻新春試筆十首酬友人 其十

明代趙完璧

揮灑憑誰共好春,青云何幸挹詩人。十分佳句凝清聽,大歷風流亦迫真。

小雨效韋體

宋代張耒

午景蔽浮云,芳林散清雨。

虛窗度遙吹,稍覺青葉舉。

傅山父攜示曾玉堂和余韻答之

宋代李曾伯

誰傳新語到邊州,來自鑾坡最緊頭。

句法自成臺閣樣,交盟猶為友朋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