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白居易的詩 > 晚秋夜

晚秋夜

[唐代]:白居易

碧空溶溶月華靜,月里愁人吊孤影。

花開殘菊傍疏籬,葉下衰桐落寒井。

塞鴻飛急覺秋盡,鄰雞鳴遲知夜永。

凝情不語空所思,風吹白露衣裳冷。

晚秋夜譯文及注釋

譯文

寬廣夜空明月高懸靜寂無聲,月光下只有愁人獨自徘徊,形單影只。

盛開后漸漸凋零的菊花倚著稀疏的籬笆,枯敗的梧桐樹葉飄落寒井之上。

塞外飛鴻感到晚秋已盡,急速的由北向南飛去;鄰居的雞啼推遲因為它知道晝短夜長。

積聚著情感不說話,徒然思索著,風兒吹落露珠,打濕衣襟,感到一陣涼意。

注釋

溶溶:寬廣的樣子。

寒井:井下寒涼。

塞鴻:塞外的鴻雁。

凝情:情意專注。

晚秋夜鑒賞

  月光如水,殘菊傍疏籬,落葉飄零,塞鴻急飛,秋深夜靜,寒氣襲人,惟見詩人凝神遐思。此詩氛圍清冷寂靜,色彩皎潔幽麗,韻味清新雋永,通俗淺顯,平易近人。《晚秋夜》就是有雅有俗、雅俗共賞的杰作。正如清代詩評家葉燮在《原詩》中評論說:“白俚俗處而雅亦在其中。”此詩就是如此。 

  所謂淺,就是淺顯通俗,瑯瑯上口,不飾典故,不用奧語;所謂淡,就是輕輕入之,淡淡出之,不著濃彩,不用艷詞;所謂清,就是氣氛爽利,清新明朗,不事雕琢,自然而然;所謂麗,就是容光煥發,天真純凈,文采斐然,姿容秀美。首聯寫寬廣的碧空中,高懸著一輪明月,皎潔華美,靜寂無聲,把讀者帶入一個浩渺無垠、明媚清朗、寧靜深邃的境界中。

  月下凝思,遙視太空,悠然神往,不禁寂從中來,憂思縈懷,然而對月無言,惟有形影相吊而已。在這里,詩人勾勒出了寂寞孤獨的心境。這種心境與靜謐的月夜在基調上是非常吻和的。頷聯寫菊花開放,論常理,秋菊獨傲霜雪,孤芳孑立;但此時卻是殘菊花開,還依傍著稀疏的籬笆,可見凋謝之期已不遠了。

  然而,尚可支撐些時日,至于衰老的梧桐,卻已抵擋不住寒氣的侵襲,葉子已紛紛凋零,飄落在寒井之上了。這里,以花開對葉下,殘菊對衰桐,傍疏籬對落寒井,更渲染出一種凄寂寒冷的氣氛。雖系寫景,卻暗寄著愁情,且與首聯寫的愁字相呼應。頸聯由植物轉入寫動物。塞外飛鴻,為了躲避寒冷的侵襲,疾速地飛過長空,由北向南,感到晚秋已盡;由于晝短夜長,鄰居的雞啼也推遲了。這里,以塞鴻飛急對鄰雞鳴遲,以覺秋盡對知夜永,以反襯晚秋夜的寒冷,從而把詩情深化到一個更新的境界。尾聯又回到寫人上來。這就是首聯所寫的愁人,他凝情不語,寂寞凄清。就在他思緒萬千之際,蕭瑟的秋風,陣陣吹來,拂在白露上,冷氣襲人,衣不勝寒!全詩流暢爽口,通脫雅致,清淡幽麗,寧靜悠遠。

  俗與雅,沒有明確界限,而是相反相成的。俗中出雅,雅中含俗,方為上乘。黃庭堅強調過以俗為雅(《再次楊明叔韻引》),吳訥也注重由俗入雅(《文章辨體序說》)。而化俗為雅關鍵在于一個化字。唐代詩評家張為在《詩人主客圖序》中將元稹看成是上入室者,而以白居易為廣大教化主,即將元、白都視為登大雅之堂的著名詩人。可見雅,并不排斥通俗的。至純的雅,往往古奧、凝重,而缺乏明了性?和群眾性?;如雅中含俗、寓俗于雅、由雅返俗,則無俗的痕跡,卻有俗的滋味,無俗的外形,而有俗的神韻。這種俗,是雅的極致,也是俗的極致。

  因為它已非純粹的俗,而是含雅之俗,這就高于一般的俗。《晚秋夜》就是有雅有俗、雅俗共賞的杰作。

  正如清代詩評家葉燮在《原詩》中評論說:白俚俗處而雅亦在其中。

白居易簡介

唐代·白居易的簡介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 ? 白居易的詩(2585篇)

猜你喜歡

江上

清代吳定

佳人有所思,整帶吹參差。楊柳煙波處,桃花風日時。

帆檣暮不息,江漢逝如斯。明月有圓缺,清光終不移。

春日郊行

唐代王翰

林外鳩鳴客夢殘,起來隨意岸青綸。春深池面生新水,晚霽云頭露遠山。

野寺秾花飛蛺蝶,高岑喬木囀綿蠻。杖挑二百青錢在,擬買村醪一醉還。

同樊潤州游郡東山

唐代皇甫冉

北固多陳跡,東山復盛游。鐃聲發大道,草色引行騶。
此地何時有,長江自古流。頻隨公府步,南客寄徐州。

游南薰亭

明代陳璉

桂林名勝地,臺觀跡多陳。空馀南薰亭,屹立漓水濆。

使君喜登臨,從游有嘉賓。拂石坐紫苔,援琴鼓南薰。

浣溪沙 其三

唐代張泌

獨立寒階望月華,露濃香泛小庭花,繡屏愁背一燈斜。

云雨自從分散后,人間無路到仙家,但憑魂夢訪天涯。

楊公濟歲暮惠酒

宋代強至

紺瓶白酒下吟堂,洗盞傾甆肯漫嘗。

寒屋自融春日面,煖杯能轉少年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