澗南園即事貽皎上人
澗南園即事貽皎上人。唐代。孟浩然。 弊廬在郭外,素產唯田園。左右林野曠,不聞朝市喧。釣竿垂北澗,樵唱入南軒。書取幽棲事,將尋靜者論。
[唐代]:孟浩然
弊廬在郭外,素產唯田園。
左右林野曠,不聞朝市喧。
釣竿垂北澗,樵唱入南軒。
書取幽棲事,將尋靜者論。
弊廬在郭外,素産唯田園。
左右林野曠,不聞朝市喧。
釣竿垂北澗,樵唱入南軒。
書取幽棲事,將尋靜者論。
譯文
簡陋的房舍在城外,先人的薄產只有田園。
周圍林茂田野廣闊,不聞城市中車馬聲喧。
釣魚人垂竿在北澗,樵夫的歌聲飛入南軒。
詩成但言隱居情事,還請高人賢士來評談。
注釋
素:舊的。產:一作“業”。
朝:又作“城”。
靜者:指跳出塵世的出家人,這里指皎上人。將:又作“還”。論:又作“言”。
皎上人,僧人名皎,生平未詳。從詩中均內容看,二人以前交往并不多。詩題為“即事”,是就自已在澗南園的生活情景加以描述。詩首二句為全詩描述的概括。正因在“郭外”,才有“左右林野曠,不聞城市喧”的開闊幽靜;正因“素業唯田園”,才有“釣竿垂北澗,樵唱入南軒”的田園樂趣。這些都寫得極自然,沒有其他詩寫幽居時流露出的孤寂情調。結尾點出書贈皎上人,表達自己淡泊的心志。
此詩為孟浩然在故里所作,詩中描寫了作者居住地的開闊幽靜,表現出田園生活的樂趣,表達了作者淡泊的心志。全詩寫得極為自然,沒有其他詩寫幽居時流露出的孤寂情調。
唐代·孟浩然的簡介
孟浩然(689-740),男,漢族,唐代詩人。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于詩。年四十游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后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余首。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為“王孟”。
...〔
? 孟浩然的詩(286篇) 〕
明代:
湯顯祖
百花風雨淚難銷,偶逐晴光撲蝶遙。
一半春隨殘夜醉,卻言明日是花朝。
百花風雨淚難銷,偶逐晴光撲蝶遙。
一半春隨殘夜醉,卻言明日是花朝。
魏晉:
支遁
靖一潛蓬廬,愔愔詠初九。廣漠排林筱,流飆灑隙牖。
從容遐想逸,采藥登祟阜。崎嶇升千尋,蕭條臨萬畝。
靖一潛蓬廬,愔愔詠初九。廣漠排林筱,流飆灑隙牖。
從容遐想逸,采藥登祟阜。崎嶇升千尋,蕭條臨萬畝。
宋代:
朱熹
微吟澤畔幾扶筇,自笑摧頹一禿翁。羞見芙蓉好顏色,且憑詩律傲西風。
微吟澤畔幾扶筇,自笑摧頹一禿翁。羞見芙蓉好顔色,且憑詩律傲西風。
清代:
夏孫桐
撐煙蹙霧青螺影,春山共人俱瘦。磴窄掃苔,斑冷沈沈清晝。
昔游還省否。只驚得、落花偏驟。樹窟鷹呼,石潭魚靜,夕陽時候。
撐煙蹙霧青螺影,春山共人俱瘦。磴窄掃苔,斑冷沈沈清晝。
昔遊還省否。隻驚得、落花偏驟。樹窟鷹呼,石潭魚靜,夕陽時候。
明代:
楊慎
恰喜高秋爽氣新。卻愁秋月解傷神。酒闌二十年前事,夢醒三千里外身。
楓葉岸,菊花津。且須勤買阿寧春。帳頭傀儡元來假,枕上邯鄲豈是真。
恰喜高秋爽氣新。卻愁秋月解傷神。酒闌二十年前事,夢醒三千裡外身。
楓葉岸,菊花津。且須勤買阿甯春。帳頭傀儡元來假,枕上邯鄲豈是真。
宋代:
陸游
白發凄涼故史官,十年身不到長安。
即今天末吊形影,何日上前傾肺肝。
白發凄涼故史官,十年身不到長安。
即今天末吊形影,何日上前傾肺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