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陶淵明的詩 > 庚子歲五月中從都還阻風于規林·其二

庚子歲五月中從都還阻風于規林·其二

[魏晉]:陶淵明

自古嘆行役,我今始知之。

山川一何曠,巽坎難與期。

崩浪聒天響,長風無息時。

久游戀所生,如何淹在茲。

靜念園林好,人間良可辭。

當年詎有幾?縱心復何疑!

庚子歲五月中從都還阻風于規林·其二譯文及注釋

譯文

自古悲嘆行役苦,我今親歷方知之。

天地山川多廣闊,難料風浪驟然起。

滔滔巨浪震天響,大風猛吹不停止。

游宦日久念故土,為何滯留身在此!

默想家中園林好,世俗官場當告辭。

人生壯年能多久?放縱情懷不猶疑!

注釋

行役:指因公務而在外跋涉。《詩經·魏風·涉站):“嗟!予子行役,夙夜無已。”

一何:多么。曠:空闊。

巽(xùn)坎:《周易》中的兩個卦名,巽代表風,坎代表水。這里借指風浪。難與期:難以預料。與:符合。

崩浪:滔天巨浪。聒(guó)天響:響聲震天。聒:喧擾。長風:大風。

游:游宦,在外做官。所生:這里指母親和故鄉。

淹:滯留。茲:此,這里,指規林。

人間:這里指世俗官場。良:實在。

當年:正當年,指壯年。當:適逢。詎(jǜ):曾,才。潘岳《悼亡詩》:“爾祭詎幾時。”

縱心:放縱情懷,不受約束。

參考資料:

1、孟二冬.陶淵明集譯注及研究.北京:昆侖出版社,2008:100-103

庚子歲五月中從都還阻風于規林·其二創作背景

  此詩寫于東晉隆安四年(400年),作者陶淵明三十六歲。作者此時在荊州刺史桓玄的幕府中任職。此前,陶淵明奉桓玄之命出使京都建康(今南京市),完成使命后,返途中路過江西,準備順道回家省親,然而被風阻在途中。這首詩就是寫在途中受阻時的情景。

參考資料:

1、孟二冬.陶淵明集譯注及研究.北京:昆侖出版社,2008:100-103

庚子歲五月中從都還阻風于規林·其二鑒賞

  與第一首詩相比,第二首詩寫得更精煉一些,全詩僅十二句,集中表達了陶淵明厭倦仕途、依戀田園的思想感情。第二首詩是真實動人的述懷詩。詩人對做官不感興趣,下決心要辭別官場。

  “自古嘆行役,我今始知之”。做官有行役之勞,在交通不發達的古代,尤其苦。所以陶淵明得出結論說:“自古嘆行役”。然而,行役者究竟有些什么可嘆的苦,陶淵明以往并無切身體驗。可當他為桓玄當差,奔波于建康和江陵之間,不遠千理,其間的艱難險阻可以說是“備嘗之矣”,所以他感慨道:“我今始知之”。這里,言未盡意,詩人的心里是在說:行役當差的苦頭我嘗夠了,誰還想迷戀仕途。

  陶淵明厭倦仕途的另一個原因是,仕途多風險,吉兇難料。在詩人看來,做官是一種危險的事情,倒不如及早告別官場。為了表達這個意思,詩人并未直說,而是借景言情,引用典故達意。行役途中,面對山川荒野,詩人的心境是孤獨而悲涼的,發出了“山川一何曠”的感嘆。這不是對山川秀色的贊美,而是對山川曠野的畏懼。由于心情的關系,大自然在詩人的眼里也是可怕的。詩人借山川之險來陪襯仕途之險,意在說明仕途可畏,潛藏著禍福風云。何時為福,何時為禍,誰也不知,“巽坎難與期”。用“巽坎”來比喻仕途中的吉兇順逆,是十分恰當的。“崩浪貼天響,長風無息時”。這是全詩的秀句,寫出了詩人在行役途中對山川風物的真實感受。詩人的用詞準確,而又很會夸張。他不說“巨浪”,而說“崩浪”。一個“崩”字,不僅有形象,而且有聲音,繪聲繪色。“聒”字準確地形容出巨浪咆哮時的雜亂之聲。“崩”字形容聲大,“聒”字形容聲雜。詩人借自然景象來描繪官場內部的激烈斗爭,像崩浪震天那樣可怕。

  宦游之人長年在外,離鄉背井,這在感情上是一種痛苦。陶淵明也經歷著這種痛苦,行役途中他格外思親。“久游戀所生,如何淹在茲”,這是陶淵明的心聲,抒發了思親的感情,悔恨自己不應該誤入仕途,更不應該在仕途淹留。有了這悔恨之后,詩人便下定了決心,要罷官歸田。這里,可以看見陶淵明的內心世界,他贊美園林,鄙棄官場。詩的結尾“當年詎有幾,縱心復何疑。”表面似乎是消極情緒的表露。其實,詩人并未宣揚及時行樂的思想,他是在思想痛苦的時候才這樣寫的,是一種憤慨之言。詩人正當壯年,大志未展,繁雜的公務消磨著他的年華,而且受著官場的牽制約束,俯仰由人,他想擺脫官場的牽制,回到園林,使自己的身心得到自由。詩人盼望有“縱心”的時刻,這不是要放縱自己,而是要做一個自由人。不貪富貴,縱心歸田,按自己的意志去生活,這是陶淵明真實的思想。

陶淵明簡介

唐代·陶淵明的簡介

陶淵明

陶淵明(約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說名潛,字淵明)號五柳先生,私謚“靖節”,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文學家、辭賦家、散文家。漢族,東晉潯陽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過幾年小官,后辭官回家,從此隱居,田園生活是陶淵明詩的主要題材,相關作品有《飲酒》、《歸園田居》、《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等。

...〔 ? 陶淵明的詩(216篇)

猜你喜歡

浙溪曉起

明代宗臣

天門不關飛早霜,精晶水簾浮日光。水面云華濕不起,魚龍吹沫穿石梁。

波間石苔綠于發,裊裊漾之千尺長。微風千里湛空碧,孤槎疑是來瀟湘。

題郭主簿模摩詰本輞川圖卷 其十五 白石灘

元代楊敬德

湍駛風逾清,水明石可把。倚杖獨移時,白鷗翩然下。

觀懷素草書歌

唐代貫休

張顛顛后顛非顛,直至懷素之顛始是顛。師不譚經不說禪,
筋力唯于草書朽。顛狂卻恐是神仙,有神助兮人莫及。
鐵石畫兮墨須入,金尊竹葉數斗馀。半斜半傾山衲濕,

賦得石琴送陳健夫往零陵

清代屈大均

端州白石天下稀,聲含宮商人不知。斲瑤琴長四尺,輕如一片番流離。

石音最是難調者,碧玉老人能大雅。繇來太古本無弦,不是希聲知者寡。

次韻叔向

宋代韓淲

君在南湖住,我同東郭游。陳蕃無下榻,王粲有登樓。

吟苦詩陶寫,酣沉酒拍浮。德輝天外鳳,機靜水邊鷗。

八聲甘州?秋怨和柳七韻

清代彭孫遹

點清霜、一夜渡河來,木葉竦高秋。最傷心時候,西風旅夢,殘月江樓。

何事南來北往,行役不知休。回首當年事,飆散云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