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孟浩然的詩 > 陪姚使君題惠上人房

陪姚使君題惠上人房

[唐代]:孟浩然

帶雪梅初暖,含煙柳尚青。

來窺童子偈,得聽法王經。

會理知無我,觀空厭有形。

迷心應覺悟,客思未遑寧。

陪姚使君題惠上人房譯文及注釋

譯文

梅花還帶著雪,剛剛有些暖意,煙柳也才發青。

陪著姚使君來聽童子的頌歌,佛家的經書。

領會了佛理才知道我是虛無的,領悟了空也就厭惡實體了。

我迷惑的心應當覺悟,游子的思緒卻還沒有平和下來。

注釋

姚使君:未詳。使君,對州郡長官的尊稱。惠上人:未詳。上人,對僧人的尊稱。

童子:經中嘗稱菩薩為童子,一因菩薩是法王真子,二因無淫欲之念,如世之童子。偈(jì):又作伽陀、偈陀,意譯偈頌、頌。系與詩之形式相同。一般以四句為一偈。

法王:佛與法自在,稱曰法王。

無我:我為“常一之體,有主宰之用“。但人身五蘊之假和合,無常一之我體;法者因緣生,也無常一之我體,故無人我,無法我。

觀空:此處指”析空觀“,于五音等法,觀查分析,離其著心。

迷心:迷惑之心。

未遑寧:謂沒有閑暇安息。遑,閑暇。

參考資料:

1、孟浩然著;曹永東箋注;王沛霖審訂.孟浩然詩集箋注:天津古籍出版社,1989.11:224

2、王春紅編著.禪詩精選:企業管理出版社,2013.01:6

陪姚使君題惠上人房創作背景

  此詩的具體創作時間已不可考。孟浩然一生的交游頗多,僧人為其重要的交游對象之一,他也喜好登游各種佛寺禪居。這首詩就是他陪著一位姚姓州郡長官一起拜訪一位禪師后所作。

參考資料:

1、王輝斌主編.孟浩然研究論叢:時代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黃山書社,2011.09:43

陪姚使君題惠上人房鑒賞

  該詩首聯以工穩的對仗將優雅清寒的早春景色描繪的淋漓盡致。精確的描寫使“雪梅”“煙柳”頓現眼前。頷聯“來窺童子偈,得聽法王經”點名游寺主題。同時也以梵行猶如童子,深得法王經旨來表示對惠上人的贊嘆。頸聯寫出詩人參偈聽經后的感受。領會了佛理,就知道了“無我”的妙義。《觀止》卷七云:“為無智慧故,計言有我。以慧觀之,實無有我。我在何處,頭足支節,一一諦觀,了不見我。”通過“析空觀”,離開對五蘊所合之“我”的執著,自然對有形的物質之軀產生厭離心。經此一番領會觀察,詩人表達了對覺悟的期盼,但又因客思難平,而顯出淡淡的尷尬愁緒。雖然不能全然離塵入佛,但還是清晰的表明了詩人對清靜佛門的向往之情。

孟浩然簡介

唐代·孟浩然的簡介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漢族,唐代詩人。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于詩。年四十游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后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余首。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為“王孟”。

...〔 ? 孟浩然的詩(286篇)

猜你喜歡

贈方泉趙侍御巡察應天兼省覲 其一

明代黃廷用

我愛瀛洲侶,簪毫玉殿東。朝陽鳴紫鳳,南國避青驄。

見說戈鋋急,仍聞杼軸空。隨軒題尺牘,計日獻重瞳。

葛嶺

清代朱方藹

言訪神仙宅,攀藤石磴閑。泉聲春雨澗,人影夕陽山。

丹灶久岑寂,白云空往還。勞勞塵土夢,愧我幾時閑。

水中蒲

元代胡奎

青青江上蒲,宛宛水中魚。楚楚東家女,盈盈樓上居。

泠泠撫瑤瑟,粲粲被羅襦。昔如昆山玉,今如濁水珠。

登天安門城樓

近現代陳仁德

揮手憑欄意氣橫,狂飆浩蕩掃神京。只今惟有寒鴉噪,曾伴樓頭萬歲聲。

社后已未始雨酒邊書

元代方回

今年五月梅,晝夜雨不止。

及茲七八月,一旱乃如此。

嬴惠庵十景詩為鄧元宇將軍賦 其四 石竇泉香

明代王弘誨

季子坡翁懷古間,松楸石竇水潺湲。源源本本鐘情處,家在泉南第幾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