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苕霅水能清
卜算子·苕霅水能清。宋代。吳潛。 苕霅水能清,更有人如水。秋水橫邊簇遠(yuǎn)山,相對盈盈里。溪上有鴛鴦,艇子頻驚起。何似收歸碧玉池。長在闌干底。
[宋代]:吳潛
苕霅水能清,更有人如水。秋水橫邊簇遠(yuǎn)山,相對盈盈里。
溪上有鴛鴦,艇子頻驚起。何似收歸碧玉池。長在闌干底。
苕霅水能清,更有人如水。秋水橫邊簇遠(yuǎn)山,相對盈盈裡。
溪上有鴛鴦,艇子頻驚起。何似收歸碧玉池。長在闌幹底。
譯文
苕溪和霅溪的水是清澈的,更是有人像水這樣清澈啊。秋天的江湖水橫在天邊簇?fù)碇h(yuǎn)處的山阿,相對映著十分美好。
溪水上有鴛鴦,小船駛來他們被頻頻驚起。鴛鴦們回到碧玉色的池子里,生長在欄桿下面如何呢。
注釋
苕霅:苕溪和霅溪的并稱。是唐代張志和的隱居之處。
盈盈:形容美好貌。
艇子:小船。
闌干:即欄桿設(shè)在樓閣或路邊水邊。李白《清平調(diào)詞》:沉香亭北倚闌干。
唐代·吳潛的簡介
吳潛(1195—1262) 字毅夫,號履齋,宣州寧國(今屬安徽)人。寧宗嘉定十年(1217)舉進(jìn)士第一,授承事郎,遷江東安撫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為參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封崇國公。次年罷相,開慶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為左丞相,封慶國公,后改許國公。被賈似道等人排擠,罷相,謫建昌軍,徙潮州、循州。與姜夔、吳文英等交往,但詞風(fēng)卻更近于辛棄疾。其詞多抒發(fā)濟(jì)時憂國的抱負(fù)與報國無門的悲憤。格調(diào)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齋遺集》,詞集有《履齋詩余》。
...〔
? 吳潛的詩(493篇) 〕
明代:
羅洪先
淡月生清輝,隱隱當(dāng)窗戶。披衣望楚陵,蒼蒼多草樹。
醴筵不復(fù)陳,銅泉竟何處。好賢虛襟期,悲歌感寐寤。
淡月生清輝,隱隱當(dāng)窗戶。披衣望楚陵,蒼蒼多草樹。
醴筵不複陳,銅泉竟何處。好賢虛襟期,悲歌感寐寤。
宋代:
蘇泂
兩山正作修眉綠,一水猶如疋練橫。
竟日書窗覽今古,幾年人世少豪英。
兩山正作修眉綠,一水猶如疋練橫。
竟日書窗覽今古,幾年人世少豪英。
清代:
顧炎武
大海天之東,其處有黃金之宮,上界帝子居其中。
欲往從之,水波雷駭。幾望見之,以風(fēng)為解。徐福至彼,止王不來。
大海天之東,其處有黃金之宮,上界帝子居其中。
欲往從之,水波雷駭。幾望見之,以風(fēng)為解。徐福至彼,止王不來。
清代:
繆公恩
伏雨連朝長綠苔,一樽時對北窗開。誰云酒是消愁物,往事都從醉后來。
伏雨連朝長綠苔,一樽時對北窗開。誰雲(yún)酒是消愁物,往事都從醉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