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蘇軾的詩 > 漁父·漁父醉

漁父·漁父醉

[宋代]:蘇軾

漁父醉,蓑衣舞,醉里卻尋歸路。輕舟短棹任斜橫,醒后不知何處。

漁父·漁父醉譯文及注釋

譯文

漁父酒醉了,披著蓑衣走路跌跌蹌蹌像跳舞。醉酒的漁父想尋找回去的歸途。短槳小船無人執掌,任它隨意漂流。酒醒以后,漁父不知身在何處。

注釋

蓑(suō)衣舞:指漁父穿著蓑衣醉行之狀。

卻:往回走。

短棹(zhào):小槳。

漁父·漁父醉鑒賞

  前兩句點化引用了唐代詩人孟郊《送淡公》(之三)“獨迷舞短蓑”詩意,寫了漁父狂飲爛醉而忘形的神態。“漁父醉,蓑衣舞”,生動形象地刻畫出了漁父狂飲爛醉以致神魂顛倒、身不由己的詼諧狀態。“蓑衣舞”三字逼真傳神,漁父醉后那踉踉蹌蹌的行走模樣躍然紙上,富有浪漫主義色彩。

  “醉里卻尋歸路”,進一步渲染了漁父醉后神不附體、欲歸無路的昏沉狀態。連東南西北都弄不清楚,回去的道路也找不到了,只好“輕舟短棹任斜橫”。

  作者曾在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年)七月游赤壁湖時,也狂飲爛醉過,結果是“肴核既盡,杯盤狼藉,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赤壁賦》)。此詞里漁父的狂飲爛醉,其結果比作者游赤壁時的境況好不了多少,同樣會是“肴核既盡,杯盤狼藉”。所不同的是:相與枕藉乎家中,“醉后不知何處?”最后兩句為點題之筆,反映了漁父那種狂放不羈、自由自在的恬淡生活心態。

  第二首詞先描寫,后敘述,描寫與敘述融會運用,集中渲染了漁父“醉”后百事皆空的心境。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此詞隱含了道家崇尚自然、清凈無為的思想,反映了詞人隨緣放曠、任天而動的達觀胸懷。

蘇軾簡介

唐代·蘇軾的簡介

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 ? 蘇軾的詩(2851篇)

猜你喜歡

絕句九首(前六首已見第十三卷中)

唐代杜甫

聞道巴山里,春船正好行。都將百年興,一望九江城。
水檻溫江口,茅堂石筍西。移船先主廟,洗藥浣沙溪。
設道春來好,狂風大放顛。吹花隨水去,翻卻釣魚船。

錢舜舉碩鼠圖

元代鄧文原

禾黍連云待歲功,爾曹竊食素餐同。平生貪黠終何用,看取人間五技窮。

病中

宋代鄭獬

病來翻喜此身閒,心在浮云去住間。

休問游人春早晚,花開花落不相關。

頌古六首

宋代釋咸杰

一橈劈腦沒遮攔,大海波濤徹底乾。

盡謂單傳并直指,誰知總被祖師謾。

擬游慈恩寺用涯翁韻

明代邵寶

春殘才作探春行,古寺尋僧懶問名。近海景多頻立馬,對花情劇更聞鶯。

鏡湖敢乞君分賜,寶地偏教佛主盟。卻憶江南如畫里,萬峰青接水邊城。

狄梁公祠次匏庵韻

明代王鏊

歌中嫵媚亦誠豪,覆體何人脫御袍。鍊石有方天可補,檿弧無驗鬼空號。

參苓入籠還為用,稂莠當階不受薅。南望河陽如在眼,青山無限白云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