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沈約的詩 > 麗人賦

麗人賦

[南北朝]:沈約

  有客弱冠未仕,締交戚里,馳騖王室,遨游許史。歸而稱曰:狹邪才女,銅街麗人,亭亭似月,嬿婉如春,凝情待價,思尚衣巾。芳逾散麝,色茂開蓮。陸離羽佩,雜錯花鈿。響羅衣而不進,隱明鐙而未前。中步檐而一息,順長廊而回歸。池翻荷而納影,風(fēng)動竹而吹衣。薄暮延佇,宵分乃至。出暗入光,含羞隱媚。垂羅曳錦,鳴瑤動翠。來脫薄妝,去留馀膩。沾粉委露,理鬢清渠。落花入領(lǐng),微風(fēng)動裾。

麗人賦譯文及注釋

譯文

一位沒有功名的青年客人,在有權(quán)勢的外戚家游玩。歸來后稱贊到:小街曲巷有一位才華出眾的少女,是都城繁華街道上赫赫有名的美人。面目清朗似皎皎明月,嬌美的樣子如明媚春光使人感到溫馨。專心等待善價賣身,一心想要匹配儒雅的少年。身上沁人的芳香比那散發(fā)的麝香還要令人心醉,容貌嬌美如盛開的荷花。以翠鳥華貴羽毛為飾的佩帶參差錯綜,鑲嵌各種顏色的金花令人眼花撩亂。羅綺微響卻不進入屋內(nèi),隱身在點點燭光后在不向前走。走廊中暫停玉步,倚檻小憩,順著長廊輕盈返回。池中的荷葉翻飛而起,把麗人的身影納入水中。清風(fēng)搖動翠竹搖曳美人衣。黃昏久久佇立,夜半時分終于在麗人焦急渴望中來到。屋外昏暗室內(nèi)燭光灼灼,藏起美人嫵媚的容貌。羅裙下垂,穿著色彩鮮艷華麗衣裳;輕移蓮步,精美首飾撞擊發(fā)出悅耳聲響。脫下身上輕薄的衣著,去除臉上剩余的油垢。脂粉被晶瑩的晨露沾濕,她對著清澈的渠水略微整理一下云鬢。輕柔的落花飄入她的衣領(lǐng);清風(fēng)徐來,拂動了她的單衣。

注釋

弱冠(guàn):弱是年弱的意思,依古禮男子二十歲行加冠禮,所以也用“弱冠”代指二十歲左右。未仕:沒有做官。

締交:締約結(jié)交。戚里:本是漢代長安城中外戚居住的地方,這里指一般京城中外戚居住的地方。

馳鶩(wù):指奔走趨赴。王室:指帝王之家。

許史:指外戚之家。許,漢宣帝的許皇后,漢元帝的母親。許皇后死后,其父及兩位叔父皆封為侯。史,衛(wèi)太子史良娣,漢宣帝祖母,宣帝即位,封史良娣兄史恭之三子為侯。

狹邪:小街曲巷。古樂府有《長安有狹邪行》,故專指都市中人煙稠密的狹窄街巷。邪,通“斜”,街巷。

銅街:即銅駝街,在洛陽城中洛陽宮南金馬門處,也是都城繁華之處。

亭亭:面目清朗的樣子。

嬿(yàn)婉:和順美好的樣子。

凝情:專心。

尚:匹配。衣巾:衣是常服,巾是男子裹束頭發(fā)的幅巾,這里指未入仕的儒雅少年。據(jù)史載漢末一些王公以幅巾代替王服來表現(xiàn)儒雅。

逾:超過。散麝(shè):散發(fā)的麝香。

茂:比……更茂盛。開蓮:盛開的蓮花。

陸離:眾多紛雜的樣子。羽佩:用翡翠鳥羽毛裝飾的佩飾。

花鈿(diàn):花朵狀的首飾。

明鐙(dēng):指麗人打的燈。鐙:“燈”本字。連上句是說:只聽見羅衣響動,看見燈光隱約,但麗人卻遲遲不前來。

中:中途。步檐:長廊。一息:歇息一次。

池翻荷而納影:池中的荷葉翻飛而起,把麗人的身影納入水中。

薄暮:黃昏。薄,通“迫”,近。延佇:久久佇立。

宵分:夜半。

暗:指室外。光:指有燈光的室內(nèi)。

隱:收藏。媚:指嫵媚的容貌。

垂羅曳(yè)錦:指衣裙下垂而拖在地上。羅、錦,皆指有花紋的絲織衣物。曳,拖。

瑤:美玉。指玉佩。翠:即上文之羽佩。

薄妝:輕薄的裝束。妝,通“裝”。

馀膩:剩余的油垢。

沾粉委露:滴落的露水沾濕臉上的妝粉。沾,沾染。委,委積。

理鬢清渠:面對著清澈的水渠整理鬢發(fā)。

裾(jū):指單衣。

參考資料:

1、趙逵夫.《名家注評古典文學(xué)叢書 漢魏六朝賦點評》.陜西:三秦出版社,2010年9月:第322頁—324頁

2、王飛鴻.《中國歷代名賦大觀》.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7年07月第1版:第424頁

麗人賦創(chuàng)作背景

  《麗人賦》創(chuàng)作于公元460年(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四年),當(dāng)時二十歲左右的沈約在京城四方交游中結(jié)識了一位麗人,兩人曾相互愛戀,晚上私下偷偷相會,這篇賦即是沈約為此麗人而作。

參考資料:

1、唐燮軍.《史家行跡與史書構(gòu)造:以魏晉南北朝佚史為中心的考察》.浙江:浙江大學(xué)出版社,2014年3月:第204-206頁

沈約簡介

唐代·沈約的簡介

沈約

沈約(441~513年),字休文,漢族,吳興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學(xué)家、文學(xué)家。出身于門閥士族家庭,歷史上有所謂“江東之豪,莫強周、沈”的說法,家族社會地位顯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虜將軍。父親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誅。沈約孤貧流離,篤志好學(xué),博通群籍,擅長詩文。歷仕宋、齊、梁三朝。在宋仕記室參軍、尚書度支郎。著有《晉書》、《宋書》、《齊紀》、《高祖紀》、《邇言》、《謚例》、《宋文章志》,并撰《四聲譜》。作品除《宋書》外,多已亡佚。

...〔 ? 沈約的詩(375篇)

猜你喜歡

病中

宋代鄭獬

病來翻喜此身閒,心在浮云去住間。

休問游人春早晚,花開花落不相關(guān)。

依韻和陳秘校見寄

宋代梅堯臣

郁郁東堂桂,常期接袂攀。

羽翰殊不及,蓬蓽卻空還。

慈湖中流遇大風(fēng)舟危甚食時風(fēng)止游靈巖寺

宋代張耒

心悸西江浪似山,眼明僧舍一窗閑。

從今要見廬山面,畫作屏風(fēng)靜處看。

踏莎行

元代譚處端

舍俗修行,超塵歸素。安恬寂淡忘思慮。顛狂猿馬鎖空房,靈源一點常教住。

莫覓金翁,休搜龍虎。清清閑暇逍遙做。慧風(fēng)吹散嶺頭云,一輪月照曹溪路。

瓶花 其二

清代朱景英

攲斜態(tài)亦自然佳,暈?zāi)槼鮿蜱R檻排。看未回身春已熟,斑騅誰踏洛陽街。

病中雜言四首 其三

明代皇甫涍

自予牽世網(wǎng),展轉(zhuǎn)歲時侵。坐惜衰蓬鬢,空思返舊林。

蟲鳴秋戶急,月照客庭深。已分愁中老,愁逢病不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