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岑參的詩 > 晚過盤石寺禮鄭和尚

晚過盤石寺禮鄭和尚

[唐代]:岑參

暫詣高僧話,來尋野寺孤。

岸花藏水碓,溪竹映風爐。

頂上巢新鵲,衣中得舊珠。

談禪未得去,輟棹且踟躕。

晚過盤石寺禮鄭和尚鑒賞

  此詩八句,層次井然。首聯交代緣起。“暫”,暫且,有忙里偷閑的意味。“詣”字表明作者對鄭和尚的尊敬、膜拜之情。“高僧”即指鄭和尚。贊美他有很高的修行。“話”,動詞,即第七句的“談禪”。“來尋”兩字,見詩人心情之急。興致之高。寺而曰“野”曰“孤”,則其脫塵遠俗自不在話下。

  頷聯寫尋訪的經過。“岸花藏水碓”,暗示這是乘舟尋訪,所以才會注意岸花,才能發現岸花覆蓋著利用水力舂米的工具水碓。順著水碓聲尋去,岸邊是一片竹林。“溪竹映風爐”,這句寫上岸后尋訪所見之景。“風爐”是一種炊具。據中唐人陸羽《茶經》:“風爐,以銅鐵鑄之,如古鼎形。”可見它主要是煮茶的器具。碧綠的溪竹與煮茶的裊裊青煙相映成趣,而茶與禪理也正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且水碓、風爐皆山寺常有之景致,作者《題山寺僧房》云,“野爐風自爇,山碓水能舂。”可見這兩句雖未點明野寺,實際上野寺已躍然紙上了。

  頸聯是禪意最濃之所在。“頂上巢新鵲”,這是寫鄭和尚入定后心神凝一、迥忘外物的情態。入定,指僧人靜坐斂心,不起雜念,使心定于一處。這句說,入定時的鄭和尚形如枯木,在他頭頂上有樹木,鵲兒不再把他看作一個對自己有威脅的人,所以在那樹上做巢。“巢新鵲”則說明鄭和尚入定時間之長、心志之專一。它和宋之問《游云門寺》中“入禪從鴿繞”、秦系《題僧惠明房》中“入定幾時還出定,不知巢燕污袈裟”、劉得仁《宿僧院》中“螢入定僧衣”、陸龜蒙《贈老憎》中“舊曾聞說林中鳥,定后長來頂上巢”、韓偓《永明禪師房》中“支公禪寂處,時有鵲來巢”等句用意略同。“衣中得舊珠”是說鄭和尚出定之后與作者談禪而使他恍有所悟。它用了一個佛教故事。《法華經·五百授記品》載,有一貧苦的人,去拜訪一個富有的親戚,親戚憐憫他的潦倒而熱烈地款待他。因此,他喝得爛醉,當場睡著了。正巧衙門通知其親戚值班,親戚見他

  睡得正死,無法向他告別,于是在他衣服里縫了點珍寶。但他醒后,并不知此事,仍舊過著飄泊的生活。后來在一個偶然的機會里,他又遇到那位親戚,親戚把藏珠寶的事告訴他,他才恍然大悟,原來自己衣服里藏有貴重的珠寶。《楞嚴經》亦有類似之比喻。寶珠就是佛心和般若智慧。禪家認為每個人的身上都潛伏著佛性,這佛性不以肉體的消亡而消亡:“識得衣中寶,無明醉自醒。百骸雖潰敗,一物鎮長靈”(丹霞和尚《玩珠吟》)。然而誠如“石中之火,不打不發”,必須石頭碰石頭,方可冒出火花,所以石頭雖可發火,但不敲打還是發不出火花來。高明的禪師在修行者的時機成熟時使潛伏在修行者煩惱之下的佛性產生自覺,一似使他發現了衣中寶珠一樣。當修行者經禪師的點悟突然間發現“明珠原在我心頭”時,就會有一種無法言說的愉悅。

  尾聯寫詩人覺悟之后流連忘返的心態:“談禪未得去,輟悼且踟躕。”詩言“掇棹”,即停止劃船,說明作者已經離開鄭和尚上船準備回去了。但為什么又踟躕不前呢?原來是禪師的一番話使他陡然醒悟,心有所皈,沉浸在禪悟的喜悅之中,而忘了歸去。讀詩至此,方見詩題中“晚”字之妙:本來天色已“晚”,詩人原打算“暫”訪就走的,但拜謁鄭和尚后,心儀神仰,竟然久久舍不得離去了。這就將詩人對鄭和尚的崇拜、對禪悟的喜悅之情都表露了出來。

岑參簡介

唐代·岑參的簡介

岑參

岑參(約715-770年),唐代邊塞詩人,南陽人,太宗時功臣岑文本重孫,后徙居江陵。[1-2] 岑參早歲孤貧,從兄就讀,遍覽史籍。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進士,初為率府兵曹參軍。后兩次從軍邊塞,先在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天寶末年,封常清為安西北庭節度使時,為其幕府判官。代宗時,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樂山),世稱“岑嘉州”。大歷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 ? 岑參的詩(374篇)

猜你喜歡

籌邊堂

宋代梁介

籌邊無它長,幸此歲有秋。

吏無打門宣,民無失業憂。

賦得我愛夏日長 其二

明代李孫宸

惜陰翻古帙,席蔭坐林泉。解識閒中晷,依稀亦小年。

楊公濟歲暮惠酒

宋代強至

紺瓶白酒下吟堂,洗盞傾甆肯漫嘗。

寒屋自融春日面,煖杯能轉少年腸。

再訪左卿居九條胡同門臨石井 其一

明代王彥泓

歡筵散后剩無聊,淡日庭陰雪未消。買笑敢云非措大,送愁無奈是茶嬌。

蕭疏客從才三騎,曲折胡同到九條。望見井床私悵望,莫應愁減麗華腰。

次韻邢敦夫秋懷十首

宋代秦觀

渤海有巨鰲,其顛冠嵯峨。

宿昔嘗小拚,八弦相蕩摩。

嘉靖乙酉八月晦曰予臥疴山堂木槿一株白花千葉移植盆中與表弟顧世安文學姚時望孫則夫把酒賞之為賦近體一首

明代陸深

曾聞鄭女詠同車,更愛豐標淡有華。欲傍苔莓橫野渡,似將鉛粉斗朝霞。

品題從此添高價,物色仍煩筑短沙。漫道春來李能白,秋風一種玉無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