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溫庭筠的詩 > 遐方怨·花半拆

遐方怨·花半拆

[唐代]:溫庭筠

花半拆,雨初晴。未卷珠簾,夢殘,惆悵聞曉鶯。宿妝眉淺粉山橫。約鬟鴛鏡里,繡羅輕。

遐方怨·花半拆譯文及注釋

譯文

正是雨后初晴的時候,花兒剛剛綻開了笑臉。珠簾尚未卷起,心中的夢境已殘。怕聽那清曉的鶯歌,好似唱不盡的幽怨。昨夜的妝粉早已零亂,眉色淺淺如小山。且對著鏡兒又梳妝,偏是清風總多情,輕輕撩起繡裙的邊。

注釋

遐方怨:原唐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名。此調有單調、雙調兩體,單調者始于溫庭筠。《金奩集》入“越調”。此詞單調三十二字,七句四平韻,第二、四、五、七句押韻。

半拆:這里指花朵半開。拆,一作“坼(chè)”,又作“折”。

珠簾:用珠玉所飾的簾子。

宿妝:隔夜殘妝。眉:一作“梅”。粉山橫:指眉妝褪色,變得淺淡。古代女子修飾容顏以粉敷面,以黛畫眉。黛眉變淺,露出白色的粉底,因稱“粉山”。

約鬟(huán):即束發為鬟髻,未嫁少女多用此發型。約,纏束。鬟,古人把盤為環形的發髻稱為鬟。

繡羅:這里指繡花羅裙。

參考資料:

1、徐國良 方紅芹 注析.花間集.武漢:武漢出版社,1995:20

2、邱美瓊 胡建次.溫庭筠詞全集匯校匯注匯評.武漢:崇文書局,2015:82-83

3、房開江 崔黎民.花間集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7:67-68

遐方怨·花半拆創作背景

  溫庭筠詞抒寫男女情事,多是以女性口吻代言女子的相思戀情,以女性形象的華美艷麗及相思情意為其審美特征,精致地描摹女性艷麗華貴的容貌、服飾、起居、心態等。此詞即為這類作品。其具體創作時間未得確證。

參考資料:

1、邱美瓊 胡建次.溫庭筠詞全集匯校匯注匯評.武漢:崇文書局,2015:82-83

2、房開江 崔黎民.花間集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7:67-68

遐方怨·花半拆鑒賞

  這首詞主要描寫女主人公夢醒后無名的孤獨和惆悵。詞中并未點破女主人公為什么惆悵,但字里行間蘊含了其惆悵的原因。

  首二句寫景:花蕾初綻,半開半閉,水靈鮮嫩;春雨初霽,陽光明媚。寥寥六字,描畫出女主人公所處環境的清雅優美,也暗寓女子正值豆蔻年華。花之半開,夜雨晝晴,依稀逗露出春天的氣息,這也自然牽動著女主人公的情懷。

  “未卷”句寫女主人公尚未睡起,珠簾未卷。“夢殘”句則開始打破沉寂,女子迷蒙中,被夢中的情景牽繞,忽聽曉鶯鳴叫,驚醒過來,美夢不再,內心一片空虛與失落。這句仿佛是唐代詩人金昌緒《春怨》詩的縮寫。夢中有歡,方有夢殘的遺恨。夢與現實的反差,惆悵自在情理之中。

  “宿妝”句接寫女主人公因惆悵不快而懶得梳妝打扮。夢中驚醒,隔宿的妝淡了,眉黛淺了,眉深如望“遠山”,眉淺則如望“粉山”。這為下文寫她的臨鏡梳妝做鋪墊。

  末二句筆鋒突轉,描寫女主人公臨鏡梳妝:對著鸞鏡,把頭發盤成環形,穿上彩繡絲羅衣裙,輕盈地轉身,欣賞自己的美貌,推出少女輕盈嬌美的形象,同時也表現了她的孤獨感。至此,“約鬟”二字,與詞首“花半拆”景色相合,可見“花半拆”也是烘托女主人公豆蔻年華的少女妝容。

  此詞通過女主人公晨起的形象,含蓄地表現出她對意中人的相思及由此而生的惆悵之情。全詞首尾貫串,意脈相連,構思極妙。詞中有些句子的描寫很有耐人尋味的地方。

溫庭筠簡介

唐代·溫庭筠的簡介

溫庭筠

溫庭筠(約812—866)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于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秾艷精致,內容多寫閨情。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并稱“溫韋”。存詞七十余首。后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

...〔 ? 溫庭筠的詩(342篇)

猜你喜歡

擬古 其十二

明代鄺露

長城萬馀里,宮闕入浮云。飂風驅秋雁,榆黃華葉隕。

羲和無停軌,頹光慘蕭辰。斷尾掉泥涂,無為豢犧牲。

滿江紅

清代顧太清

冒雪沖寒,崎嶇路、馬蹄奔走。望不盡、遠山冠玉,六花飛湊。

碧瓦遙瞻心似剖,殯宮展拜澆杯酒。哭慈親、血淚染麻衣,斑斑透。

偕容瞻公同年北上漫興

明代陳慧嶪

雀舫翩翩發大江,江干瑞靄曉行幢。文章似錦裳堪補,意氣如虹鼎并扛。

萬里浪頭鰲駕六,五云天際鳳飛雙。與君共挾芙蓉鍔,一掃群英力盡降。

詠三友花

清代孫元衡

爭迎春色耐秋寒,開向人間歲月寬。嫩蕊澹煙籠木筆,細香清露滴銀盤。

繡成翠葉為紋巧,蒂并叢花當友看。日日呼童階下掃,濃陰恰覆曲欄干。

同郭師圣司空仲容探韻得江字

宋代馮時行

孤月流高天,分影遍千江。

我來無人境,亦復窺幽窗。

鄖襄之役與伯玉侍郎別恰三載矣聞出谼中至錢唐走信奉迎因成感舊之作

明代王世貞

祖道春明三載強,宛如蘇李賦河梁。君應食酒談廷尉,我但登臨憶侍郎。

一棹不妨衣帶水,九秋誰拂蒯緱霜。祗園處處堪題石,莫遣青山負舉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