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君
王明君。魏晉。石崇。 我本漢家子,將適單于庭。辭決未及終,前驅(qū)已抗旌。仆御涕流離,轅馬悲且鳴。哀郁傷五內(nèi),泣淚沾朱纓。行行日已遠,遂造匈奴城。延我于穹廬,加我閼氏名。殊類非所安,雖貴非所榮。父子見陵辱,對之慚且驚。殺身良不易,默默以茍生。茍生亦何聊,積思常憤盈。愿假飛鴻翼,棄之以遐征。飛鴻不我顧,佇立以屏營。昔為匣中玉,今為糞上英。朝華不足歡,甘與秋草并。傳語后世人,遠嫁難為情。
我本漢家子,將適單于庭。
辭決未及終,前驅(qū)已抗旌。
仆御涕流離,轅馬悲且鳴。
哀郁傷五內(nèi),泣淚沾朱纓。
行行日已遠,遂造匈奴城。
延我于穹廬,加我閼氏名。
殊類非所安,雖貴非所榮。
父子見陵辱,對之慚且驚。
殺身良不易,默默以茍生。
茍生亦何聊,積思常憤盈。
愿假飛鴻翼,棄之以遐征。
飛鴻不我顧,佇立以屏營。
昔為匣中玉,今為糞上英。
朝華不足歡,甘與秋草并。
傳語后世人,遠嫁難為情。
王明君譯文及注釋
譯文
我本是漢人,卻要去匈奴單于的漠北之地。
和相送者道別還沒有結(jié)束,前面開道的人已經(jīng)舉起旗幟要出發(fā)了。
車前的仆人也都傷心得落下了眼淚,駕車的馬也為之悲鳴。
我內(nèi)心十分痛苦,眼淚沾濕了我的衣帶。
已經(jīng)越行越遠,匈奴地快到了。
他們在帳篷中宴請了我,并且加給我閼氏的名號。
但是自己不能安于和不同種族的人共居,因此不以閼氏的尊號為榮。
父子都來凌辱自己,對此我感到羞慚驚懼。
自己下不了殺身的決心,所以只能沉默茍求生存。
但偷生也并非我所希望的,常常心里積郁著悲憤。
我想借助鳥的翅膀,乘著它遠飛。
但是飛鳥根本就不懂我的心情,它在我面前只是惶恐地長久佇立。
昔日我是寶匣中的美玉,今日卻是糞土上的敗花。
昔日在漢朝榮華已經(jīng)過去,情愿像秋草一樣枯死。
不禁想對后世人說:遠嫁異鄉(xiāng)使人感情上難以承受。
注釋
適:去往。
單于庭:是單于會見各部首領(lǐng)及祭祀之處。單于,匈奴君主的名號。
抗旌:舉起旗幟。
五內(nèi):五臟。
朱纓:紅色的系冠帶子。
穹廬:游牧民族所住的帳篷。
閼氏:匈奴君主的妻子叫閼氏。
父子見陵辱:匈奴的習(xí)俗是父親死后兒子以后母為妻。所以這里說父子都來凌辱自己。
遐征:往遠方去。這是昭君幻想自己乘著鳥遠飛。
屏營:惶恐。
王明君鑒賞
“明君”即昭君。這首詩寫昭君遠嫁。《王明君》屬《相和歌辭·吟嘆曲》之一。
石崇簡介
唐代·石崇的簡介

石崇(249年—300年),字季倫,小名齊奴。渤海南皮(今河北南皮東北)人。西晉開國元勛石苞第六子,西晉時期文學(xué)家、大臣、富豪,“金谷二十四友”之一。
...〔 ? 石崇的詩(22篇) 〕猜你喜歡
踏莎行 三月初五日宿彭善村,夜雨寒甚,曉起雪積寸許,因賦
雁不堪聞,雞還無用。五更風(fēng)里銀釭凍。紙窗猶道月光明,羅衾祇覺春寒重。
玉樹朝新,雕輪曉動。馬蹄踏破瓊瑤巷。江南已是牡丹時,并門尚作梨花夢。
俟居弟雨田并舟南至楊村聞兄潮陽之命別去賦此送之
與君相見即相歡,元季于今復(fù)二難。去國暫憐鴻影散,沖星時怪鸊膏寒。
潮陽遠道春誰伴,別墅離尊日未闌。后夜荊花還共笑,孤舟回首獨漫漫。
自容趨藤山路古松皆合抱百馀尺枝葉扶疏行人庇賴為取松明者所刳剔因而摧傾十已六七良可惜也
松林繚峻嶺,百尺森蔥青。不知何年種,天矯亂龍形。
濃陰翳修途,當(dāng)暑有馀清。長風(fēng)一披拂,時作波濤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