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鐘伯紀游溪南山
陪鐘伯紀游溪南山。元代。戴良。 一春苦昏墊,今晨收宿霏。因憶謝公語,出游娛清輝。溪流深可厲,草露泫未晞。林木相映蔚,時禽遞鳴悲。佛廬已高據,鳥道方仰窺。危峰枕樓閣,細竹擁階基。窈窕趨南征,徘徊款東扉。倚闌眺懸瀑,企檻引松枝。地僻慮自淡,身閑意無違。此理誰識察,悟心惟朋知。
[元代]:戴良
一春苦昏墊,今晨收宿霏。
因憶謝公語,出游娛清輝。
溪流深可厲,草露泫未晞。
林木相映蔚,時禽遞鳴悲。
佛廬已高據,鳥道方仰窺。
危峰枕樓閣,細竹擁階基。
窈窕趨南征,徘徊款東扉。
倚闌眺懸瀑,企檻引松枝。
地僻慮自淡,身閑意無違。
此理誰識察,悟心惟朋知。
一春苦昏墊,今晨收宿霏。
因憶謝公語,出遊娛清輝。
溪流深可厲,草露泫未晞。
林木相映蔚,時禽遞鳴悲。
佛廬已高據,鳥道方仰窺。
危峰枕樓閣,細竹擁階基。
窈窕趨南征,徘徊款東扉。
倚闌眺懸瀑,企檻引松枝。
地僻慮自淡,身閑意無違。
此理誰識察,悟心惟朋知。
唐代·戴良的簡介
(1317—1383)元明間浦江人,字叔能,號九靈山人,又號云林。通經、史百家暨醫、卜、釋、老之說。初習舉子業,尋棄去,學古文于黃、柳貫、吳萊。學詩于余闕。元順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華,召之講經史。旋授學正。不久逃去。順帝授以淮南江北等處儒學提舉。后避地吳中,依張士誠。見士誠將敗,挈家泛海,抵登、萊。欲行歸擴廓軍,道梗,僑寓昌樂。元亡,南還,變姓名,隱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師,試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辭,忤旨。逾年自殺。良為詩風骨高秀,眷懷宗國,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靈山房集》。
...〔
? 戴良的詩(226篇) 〕
南北朝:
沈約
悲落桐。落桐早霜露。燕至葉未抽。鴻來枝已素。本出龍門山。長枝仰刺天。
上峰百丈絕。下趾萬尋懸。幽根已盤結。孤枝復危絕。
悲落桐。落桐早霜露。燕至葉未抽。鴻來枝已素。本出龍門山。長枝仰刺天。
上峰百丈絕。下趾萬尋懸。幽根已盤結。孤枝複危絕。
近現代:
陳匪石
夜來風雨,信天涯、一樣清明寒食。冶翠嬌紅渾見慣,夢里鄉愁如織。
冢臥狐貍,灰飛蝴蝶,到處殘鵑泣。空城潮打,東邊淮月無色。
夜來風雨,信天涯、一樣清明寒食。冶翠嬌紅渾見慣,夢裡鄉愁如織。
冢臥狐貍,灰飛蝴蝶,到處殘鵑泣。空城潮打,東邊淮月無色。
清代:
戴亨
溪回蕩云容,虬松勢妖矯。日月摩高巔,石瘦青苔老。
科頭信芒鞋,臨風恣幽討。箕踞憩云根,蒼翠午陰悄。
溪回蕩雲容,虬松勢妖矯。日月摩高巔,石瘦青苔老。
科頭信芒鞋,臨風恣幽討。箕踞憩雲根,蒼翠午陰悄。
宋代:
戴炳
君子如真金,真金剛不改。小人如浮云,瞬目多變態。
隨世良獨難,殉道乃無悔。近日崔菊坡,堅臥辭鼎鼐。
君子如真金,真金剛不改。小人如浮雲,瞬目多變態。
隨世良獨難,殉道乃無悔。近日崔菊坡,堅臥辭鼎鼐。
近現代:
章士釗
昨宵失睡仍朝起。愁人向乏銷愁計。涼日上珠蘭。秋風一味寒。
添衣窗下坐。冷燕檐前過。燕語似將離。丁寧春社時。
昨宵失睡仍朝起。愁人向乏銷愁計。涼日上珠蘭。秋風一味寒。
添衣窗下坐。冷燕檐前過。燕語似將離。丁甯春社時。
明代:
區大相
秋山何蒼蒼,四顧盡蕭索。臨水送將歸,離心對搖落。
搖落難為歡,芳游宛如昨。時菊掇紫莖,霜筠飄素籜。
秋山何蒼蒼,四顧盡蕭索。臨水送將歸,離心對搖落。
搖落難為歡,芳遊宛如昨。時菊掇紫莖,霜筠飄素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