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酬王元衷郎中兼簡夷仲學士
次韻酬王元衷郎中兼簡夷仲學士。宋代。廖剛。 萬里端塵鞅,棲息寧重論。相逢一笑樂,妙語如春溫。謂我鬢顏好,包巾已霜根。問我田舍何,抱甕猶欠園。跳丸轉光景,歲月逝水奔。豈無究竟法,汗漫要窮源。柴桑公闕里,此意今故存。誰云王謝家,流風但清言。并游蕓閤英,詞辨江濤翻。久不一見之,清思濯襟煩。青冥雙鳳舉,愧欲欺山樊。勉哉適其時,云盡天無痕。
[宋代]:廖剛
萬里端塵鞅,棲息寧重論。相逢一笑樂,妙語如春溫。
謂我鬢顏好,包巾已霜根。問我田舍何,抱甕猶欠園。
跳丸轉光景,歲月逝水奔。豈無究竟法,汗漫要窮源。
柴桑公闕里,此意今故存。誰云王謝家,流風但清言。
并游蕓閤英,詞辨江濤翻。久不一見之,清思濯襟煩。
青冥雙鳳舉,愧欲欺山樊。勉哉適其時,云盡天無痕。
萬裡端塵鞅,棲息甯重論。相逢一笑樂,妙語如春溫。
謂我鬢顔好,包巾已霜根。問我田舍何,抱甕猶欠園。
跳丸轉光景,歲月逝水奔。豈無究竟法,汗漫要窮源。
柴桑公闕裡,此意今故存。誰雲王謝家,流風但清言。
并遊蕓閤英,詞辨江濤翻。久不一見之,清思濯襟煩。
青冥雙鳳舉,愧欲欺山樊。勉哉適其時,雲盡天無痕。
唐代·廖剛的簡介
廖剛(1070-1143),字用中,號高峰居士,北宋順昌謨武人。少時從學理學家楊時,成就了廖剛“道南高弟,紹興名臣”的美名。廖剛一生親歷兩朝榮辱興衰,歷任刑部侍郎、御史中丞、工部尚書。他持身立朝,憂國愛民,對外力主抗敵御侮、對內全力慰撫百姓;他剛正不阿,忠直抗言,令蔡京、秦檜等奸邪沮氣。廖剛的精神和品格名重于天下,名揚于千古,為世代所贊頌。
...〔
? 廖剛的詩(159篇) 〕
近現代:
呂思勉
日暮園林花似霰。皓齒明眸,何處閑相見。枝上流鶯千百囀。
新聲似怨韶光換。
日暮園林花似霰。皓齒明眸,何處閑相見。枝上流鶯千百囀。
新聲似怨韶光換。
明代:
孫蕡
令子內庭書制誥,佳孫復作序班郎。一門三代沾恩澤,更著錦衣歸故鄉。
令子內庭書制誥,佳孫複作序班郎。一門三代沾恩澤,更著錦衣歸故鄉。
唐代:
張喬
閑倚蒲團向日眠,不能歸老岳云邊。
舊時僧侶無人在,惟有長松見少年。
閑倚蒲團向日眠,不能歸老嶽雲邊。
舊時僧侶無人在,惟有長松見少年。
清代:
陸文杰
到耳鄉音聽未真,半生辜負鑒湖春。峰巒一笑如相識,我本山陰道上人。
到耳鄉音聽未真,半生辜負鑒湖春。峰巒一笑如相識,我本山陰道上人。
宋代:
陳著
石邊流水竹邊松,中有十年前好風。
悠然自得忽自笑,今日何日此山中。
石邊流水竹邊松,中有十年前好風。
悠然自得忽自笑,今日何日此山中。
明代:
莫止
三日雨不絕,山中天所留。泉聲琴筑和,樹色碧蒼稠。
言話須誰共,簡編良我儔。澄然神觀寂,無處起窮愁。
三日雨不絕,山中天所留。泉聲琴築和,樹色碧蒼稠。
言話須誰共,簡編良我儔。澄然神觀寂,無處起窮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