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流子
風流子。宋代。孫惟信。 三疊古陽關。輕寒噤、清月滿征鞍。記玉筍攬衣,翠囊親贈,繡巾揾臉,金柳初攀。自回首,燕臺云掩冉,鳳閣雨闌珊。天有盡頭,水無西注,鬢難留黑,帶易成寬。啼妝,東風悄,菱花在,擬倩錦字封還。應想恨蛾凝黛,慵髻堆鬟。奈情逐事遷,心隨春老,夢如香冷,歡與花殘。閑煞唾茸窗閣,十二屏山。
[宋代]:孫惟信
三疊古陽關。輕寒噤、清月滿征鞍。記玉筍攬衣,翠囊親贈,繡巾揾臉,金柳初攀。自回首,燕臺云掩冉,鳳閣雨闌珊。天有盡頭,水無西注,鬢難留黑,帶易成寬。
啼妝,東風悄,菱花在,擬倩錦字封還。應想恨蛾凝黛,慵髻堆鬟。奈情逐事遷,心隨春老,夢如香冷,歡與花殘。閑煞唾茸窗閣,十二屏山。
三疊古陽關。輕寒噤、清月滿征鞍。記玉筍攬衣,翠囊親贈,繡巾揾臉,金柳初攀。自回首,燕臺雲掩冉,鳳閣雨闌珊。天有盡頭,水無西注,鬢難留黑,帶易成寬。
啼妝,東風悄,菱花在,擬倩錦字封還。應想恨蛾凝黛,慵髻堆鬟。奈情逐事遷,心隨春老,夢如香冷,歡與花殘。閑煞唾茸窗閣,十二屏山。
唐代·孫惟信的簡介
孫惟信 (公元1179年~1243年)字季蕃,號花翁,開封(今屬河南)人。生于宋孝宗淳熙六年,卒于理宗淳祐三年,年六十五歲。以祖蔭調監,不樂棄去。始婚于婺,后去婺出游。留蘇、杭最久。一榻外無長物,躬婪而食。名重江、浙間,公卿聞其至,皆倒屣而迎長。長身縵袍,氣度疏曠,見者疑為俠客異人。每倚聲度曲,散發橫笛;或奮袖起舞,悲歌慷慨。終老江湖間。淳祐三年客死錢塘,年六十五。有《 花翁詞 》一卷,已佚。趙萬里《校輯宋金元人詞》有輯本。
...〔
? 孫惟信的詩(24篇) 〕
宋代:
朱松
道人一計了平生,肯笑寒儒不糝羹。若識先生晚食肉,萬錢何處著膻腥。
道人一計了平生,肯笑寒儒不糝羹。若識先生晚食肉,萬錢何處著膻腥。
明代:
鄧云霄
據地酣歌笑四豪,詩情酒態憶吾曹。坐來夜雨衙齋冷,望去春風馬首高。
白眼未清游俠骨,朱弦寧向眾人操。燕臺重價需千里,莫問囊中金錯刀。
據地酣歌笑四豪,詩情酒態憶吾曹。坐來夜雨衙齋冷,望去春風馬首高。
白眼未清遊俠骨,朱弦甯向衆人操。燕臺重價需千裡,莫問囊中金錯刀。
元代:
張翥
月似二年前好。人比二年前老。今夕又鯨川,但欠酒杯傾倒。聞道。聞道。三徑漸荒秋草。
月似二年前好。人比二年前老。今夕又鯨川,但欠酒杯傾倒。聞道。聞道。三徑漸荒秋草。
唐代:
姚合
先生自說瀛洲路,多在青松白石間。海岸夜中常見日,
仙宮深處卻無山。犬隨鶴去游諸洞,龍作人來問大還。
今日偶聞塵外事,朝簪未擲復何顏。
先生自說瀛洲路,多在青松白石間。海岸夜中常見日,
仙宮深處卻無山。犬隨鶴去遊諸洞,龍作人來問大還。
今日偶聞塵外事,朝簪未擲複何顔。
明代:
程敏政
山屐經過滿徑蹤,閒來無事不從容。白沙翠竹江村路,云碓無人水自舂。
山屐經過滿徑蹤,閒來無事不從容。白沙翠竹江村路,雲碓無人水自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