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章冠之
寄章冠之。宋代。呂祖謙。 章侯平生一詩囊,酬風酢月遍四方。浩歌姑熟酒淋浪,醉呼太白同舉觴。遂登浮玉臨渺茫,江濤挾筆益怒張。沙頭倚檣樂未央,興闌忽上秋浦航。門前槐花日夜黃,閉門琢詩聲繞梁。白袍紛紛渠自忙,飄然邂逅非所望。自言久厭世鎖韁,合眼已夢廬山蒼。君才甚碩氣方剛,身雖欲隱文則彰。江湖故人半朝行,左推右挽摩天翔。而我戢翼甘摧藏,不能與俗相迎將,徑當行前掃山房。俟君功成還故鄉,卻駕柴車迎路傍。
[宋代]:呂祖謙
章侯平生一詩囊,酬風酢月遍四方。
浩歌姑熟酒淋浪,醉呼太白同舉觴。
遂登浮玉臨渺茫,江濤挾筆益怒張。
沙頭倚檣樂未央,興闌忽上秋浦航。
門前槐花日夜黃,閉門琢詩聲繞梁。
白袍紛紛渠自忙,飄然邂逅非所望。
自言久厭世鎖韁,合眼已夢廬山蒼。
君才甚碩氣方剛,身雖欲隱文則彰。
江湖故人半朝行,左推右挽摩天翔。
而我戢翼甘摧藏,不能與俗相迎將,
徑當行前掃山房。俟君功成還故鄉,
卻駕柴車迎路傍。
章侯平生一詩囊,酬風酢月遍四方。
浩歌姑熟酒淋浪,醉呼太白同舉觴。
遂登浮玉臨渺茫,江濤挾筆益怒張。
沙頭倚檣樂未央,興闌忽上秋浦航。
門前槐花日夜黃,閉門琢詩聲繞梁。
白袍紛紛渠自忙,飄然邂逅非所望。
自言久厭世鎖韁,合眼已夢廬山蒼。
君才甚碩氣方剛,身雖欲隱文則彰。
江湖故人半朝行,左推右挽摩天翔。
而我戢翼甘摧藏,不能與俗相迎將,
徑當行前掃山房。俟君功成還故鄉,
卻駕柴車迎路傍。
唐代·呂祖謙的簡介
呂祖謙(1137年4月9日—1181年9月9日),字伯恭,世稱“東萊先生”,為與伯祖呂本中相區別,亦有“小東萊先生”之稱。婺州(今浙江金華)人,原籍壽州(治今安徽鳳臺)。南宋著名理學家、文學家,出身“東萊呂氏”,為呂夷簡六世孫、呂大器之子。淳熙八年(1181年)卒,年四十五。宋寧宗時,追謚“成”。嘉熙二年(1238年),改謚“忠亮”。呂祖謙博學多識,主張明理躬行,學以致用,反對空談心性,開浙東學派之先聲。他所創立的“婺學”(又稱“金華學派”),也是當時最具影響的學派,在理學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與朱熹、張栻齊名,并稱“東南三賢”。著有《東萊集》、《歷代制度詳說》、《東萊博議》等,并與朱熹合著《近思錄》。
...〔
? 呂祖謙的詩(125篇) 〕
宋代:
李之儀
何處又傳金椀出,幾人爭看玉山頹。幽情不是風期舊,異境難從指顧開。
猿鶴已回塵外駕,煙云休造眼中衰。未妨一老同巾履,香火終年謝劫灰。
何處又傳金椀出,幾人爭看玉山頹。幽情不是風期舊,異境難從指顧開。
猿鶴已回塵外駕,煙雲休造眼中衰。未妨一老同巾履,香火終年謝劫灰。
明代:
鄭真
風云浩渺泛靈槎,三徑歸來菊有花。疏廣宅東天入海,龍且城外水囊沙。
賓筵且復成娛樂,帝闕終須拜寵嘉。好語黌宮劉博士,休將簡策問生涯。
風雲浩渺泛靈槎,三徑歸來菊有花。疏廣宅東天入海,龍且城外水囊沙。
賓筵且複成娛樂,帝闕終須拜寵嘉。好語黌宮劉博士,休將簡策問生涯。
宋代:
朱翌
嘉瑞真成一旦逢,寄箋天下托鵬風。分無侑坐歌眉綠,但有挑蔬凍指紅。
畫史莫傳飛舞勢,詩人俱盡琢磨工。此間不見乾坤妙,妙在竹扉山崦中。
嘉瑞真成一旦逢,寄箋天下托鵬風。分無侑坐歌眉綠,但有挑蔬凍指紅。
畫史莫傳飛舞勢,詩人俱盡琢磨工。此間不見乾坤妙,妙在竹扉山崦中。
宋代:
張擴
孤山山下苔痕滑,翠竹扶疏水方折。靚妝無數招不應,曾與先生護名節。
即今湖上荊棘滿,誰見穿林度飛雪。道傍數本忽照眼,所喜風流未中絕。
孤山山下苔痕滑,翠竹扶疏水方折。靚妝無數招不應,曾與先生護名節。
即今湖上荊棘滿,誰見穿林度飛雪。道傍數本忽照眼,所喜風流未中絕。
明代:
王世貞
徐生貌溫如,骨節不茅靡。興詞雖沃若,所造有根柢。
拂袖平原門,掩關驃騎里。不為造物弄,翛然事名理。
徐生貌溫如,骨節不茅靡。興詞雖沃若,所造有根柢。
拂袖平原門,掩關驃騎裡。不為造物弄,翛然事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