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引
梅花引。宋代。趙汝茪。 對花時節(jié)不曾忺。見花殘。任花殘。小約簾櫳,一面受春寒。題破玉箋雙喜鵲,香燼冷,繞銀屏,渾是山。待眠。未眠。事萬千。也問天。也恨天。髻兒半偏。繡裙兒、寬了還寬。自取紅氈,重坐暖金船。惟有月知君去處,今夜月,照秦樓,第幾間。
[宋代]:趙汝茪
對花時節(jié)不曾忺。見花殘。任花殘。小約簾櫳,一面受春寒。題破玉箋雙喜鵲,香燼冷,繞銀屏,渾是山。
待眠。未眠。事萬千。也問天。也恨天。髻兒半偏。繡裙兒、寬了還寬。自取紅氈,重坐暖金船。惟有月知君去處,今夜月,照秦樓,第幾間。
對花時節(jié)不曾忺。見花殘。任花殘。小約簾櫳,一面受春寒。題破玉箋雙喜鵲,香燼冷,繞銀屏,渾是山。
待眠。未眠。事萬千。也問天。也恨天。髻兒半偏。繡裙兒、寬了還寬。自取紅氈,重坐暖金船。惟有月知君去處,今夜月,照秦樓,第幾間。
唐代·趙汝茪的簡介
趙汝茪 guāng(約公元1247年前后在世),字參晦,號霞山,又號退齋,趙宋宗室,宋太宗第四子、商王元份七世孫,為趙善官之幼子。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詳,約宋理宗淳佑中前后在世。有詞名,周密曾擬其詞體作詞,宋編的《陽春白雪》和《絕妙好詞》均選其作品,《全宋詞》輯其《退齋詞》一卷,存詞九篇。
...〔
? 趙汝茪的詩(13篇) 〕
唐代:
劉長卿
燃燈傳七祖,杖錫為諸侯。來去云無意,東西水自流。
青山春滿目,白日夜隨舟。知到梁園下,蒼生賴此游。
燃燈傳七祖,杖錫為諸侯。來去雲(yún)無意,東西水自流。
青山春滿目,白日夜隨舟。知到梁園下,蒼生賴此遊。
宋代:
趙時韶
行到頹墻與斷橋,試和明月拗枝頭。
江南多少閑兒女,帶著梅花便帶愁。
行到頹牆與斷橋,試和明月拗枝頭。
江南多少閑兒女,帶著梅花便帶愁。
明代:
王世貞
秋山鐃吹擁登臺,龍藏含云郁未開。天際兩高風雨色,客中重九弟兄杯。
茱萸插罷偏成感,竹葉飛時不待催?;韬谏戏侥强傻?,諸君虛有大夫才。
秋山鐃吹擁登臺,龍藏含雲(yún)郁未開。天際兩高風雨色,客中重九弟兄杯。
茱萸插罷偏成感,竹葉飛時不待催?;韬谏戏侥强傻?,諸君虛有大夫才。
清代:
姚燮
桃葉無家,楊花同命,一十六春如夢。漢碧紗欞煙蘚滿,抹上秋痕無縫。
當年橫燭倚簫,咽露凄聲,能教抱柳纖蟬恐。不信弱蘭風悴,韶華虛哄。
桃葉無家,楊花同命,一十六春如夢。漢碧紗欞煙蘚滿,抹上秋痕無縫。
當年橫燭倚簫,咽露凄聲,能教抱柳纖蟬恐。不信弱蘭風悴,韶華虛哄。
明代:
程通
孝子別成均,南歸楚水濱。檐頭緗帙舊,庭下綵衣新。
去路江梅馥,來時禁柳青。都門頻送客,我亦倍思親。
孝子別成均,南歸楚水濱。檐頭緗帙舊,庭下綵衣新。
去路江梅馥,來時禁柳青。都門頻送客,我亦倍思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