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日奉慈親再往吉祥院看花
十九日奉慈親再往吉祥院看花。宋代。蔡襄。 天意應偏與,春工已盡歸。來知從月下,去似逐云飛。艷絕聲名遠,清多香氣微。輕陰資潤澤,斜照動光輝。劇飲千鍾醉,相鮮五彩衣。曾非重芳物,庶以奉慈闈。
[宋代]:蔡襄
天意應偏與,春工已盡歸。
來知從月下,去似逐云飛。
艷絕聲名遠,清多香氣微。
輕陰資潤澤,斜照動光輝。
劇飲千鍾醉,相鮮五彩衣。
曾非重芳物,庶以奉慈闈。
天意應偏與,春工已盡歸。
來知從月下,去似逐雲飛。
豔絕聲名遠,清多香氣微。
輕陰資潤澤,斜照動光輝。
劇飲千鍾醉,相鮮五彩衣。
曾非重芳物,庶以奉慈闈。
唐代·蔡襄的簡介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謨,漢族,興化軍仙游縣(今楓亭鎮青澤亭)人。北宋著名書法家、政治家、茶學家。蔡襄任泉州知府時,主持建造了中國現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橋泉州洛陽橋;任福建路轉運使時,倡植福州至漳州700里驛道松;在建州時,主持制作武夷茶精品“小龍團”,所著《茶錄》總結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經驗。所著《荔枝譜》被稱贊為“世界上第一部果樹分類學著作”。蔡襄工書法,詩文清妙,其書法渾厚端莊,淳淡婉美,自成一體,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
...〔
? 蔡襄的詩(282篇) 〕
元代:
方回
已學故學天隱說,多因誤剃鏡中頭。
戲拈當日顏良案,兩足何堪踏兩舟。
已學故學天隱說,多因誤剃鏡中頭。
戲拈當日顔良案,兩足何堪踏兩舟。
明代:
郭之奇
或歌或罷有馀思,不可如何賦遠而。日月驚心成老大,風云逼眼動愁悲。
人間美景當頭錯,山背煙容覿面欺。斗室何關終古事,此中惆悵復誰知。
或歌或罷有馀思,不可如何賦遠而。日月驚心成老大,風雲逼眼動愁悲。
人間美景當頭錯,山背煙容覿面欺。鬥室何關終古事,此中惆悵複誰知。
宋代:
岳珂
有王茂宏之筆勢,予非取其麗。
從容而大肆,巧者以愧,
有王茂宏之筆勢,予非取其麗。
從容而大肆,巧者以愧,
宋代:
張栻
江湖漫浪歲年晚,雖有梅花誰寄遠。
城中可人獨吳郎,不惜日力供往返。
江湖漫浪歲年晚,雖有梅花誰寄遠。
城中可人獨吳郎,不惜日力供往返。
宋代:
唐庚
地入長沙莫嘆卑,竹萌徑尺舊相知。九重才復金門籍,萬里先參玉版師。
契闊累年真負口,裴徊彌月未妨脾。渭川風味那能對,中有離騷九辨辭。
地入長沙莫歎卑,竹萌徑尺舊相知。九重才複金門籍,萬裡先參玉版師。
契闊累年真負口,裴徊彌月未妨脾。渭川風味那能對,中有離騷九辨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