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蘇翰林五日揚州石塔寺烹茶
次韻蘇翰林五日揚州石塔寺烹茶。宋代。晁補之。 唐來木蘭寺,遺跡今未滅。僧鐘嘲飯后,語出饑客舌。今公食方丈,玉茗攄噫噎。當年臥江湖,不泣逐臣玦。中和似此茗,受水不易節(jié)。輕塵散羅曲,亂乳發(fā)甌雪。佳辰雜蘭艾,共吊楚累潔。老謙三昧手,心得非口訣。誰知此間妙,我欲希超絕。持誇淮北士,湯餅供朝啜。
唐來木蘭寺,遺跡今未滅。僧鐘嘲飯后,語出饑客舌。
今公食方丈,玉茗攄噫噎。當年臥江湖,不泣逐臣玦。
中和似此茗,受水不易節(jié)。輕塵散羅曲,亂乳發(fā)甌雪。
佳辰雜蘭艾,共吊楚累潔。老謙三昧手,心得非口訣。
誰知此間妙,我欲希超絕。持誇淮北士,湯餅供朝啜。
晁補之簡介
唐代·晁補之的簡介

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為“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并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diào)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 晁補之的詩(759篇) 〕猜你喜歡
錢叔寶七十歲宴為文沽所役忽忽不暇存故人除夕把盞始悟叔寶七十誕辰遂成一律燒燭書之亦不暇辨為何語也
今年今日汝七帙,明日明正又一年。海屋春偷寒意入,驪珠月向晦時懸。
碧桃送實符同至,蒼柏將圖酒并傳。手理蠹魚千萬卷,可能三度蝕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