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diào)笑
調(diào)笑。宋代。晁補之。 鸞天漢津。恍如夢覺空江暮。云雨無蹤珮何處。君非玉斧望歸來,流水桃花定相誤相誤。空凝佇。鄭子江頭逢二女。霞衣曳玉非塵土。笑解明珰輕付。月從云墮勞相慕。自有驂鸞仙侶。
[宋代]:晁補之
鸞天漢津。恍如夢覺空江暮。云雨無蹤珮何處。君非玉斧望歸來,流水桃花定相誤
相誤。空凝佇。鄭子江頭逢二女。霞衣曳玉非塵土。笑解明珰輕付。月從云墮勞相慕。自有驂鸞仙侶。
鸞天漢津。恍如夢覺空江暮。雲(yún)雨無蹤珮何處。君非玉斧望歸來,流水桃花定相誤
相誤。空凝佇。鄭子江頭逢二女。霞衣曳玉非塵土。笑解明珰輕付。月從雲(yún)墮勞相慕。自有驂鸞仙侶。
唐代·晁補之的簡介
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xué)家。為“蘇門四學(xué)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并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fēng)格近柳宗元。詩學(xué)陶淵明。其詞格調(diào)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 晁補之的詩(759篇) 〕
明代:
釋今無
今夜又依高峽宿,一年心眼且新鮮。風(fēng)聲入樹猿應(yīng)語,鶴影橫江人未眠。
怪石看多追太古,微波寒漸起虛煙。吾生亦是無涯者,老去憑誰負此肩。
今夜又依高峽宿,一年心眼且新鮮。風(fēng)聲入樹猿應(yīng)語,鶴影橫江人未眠。
怪石看多追太古,微波寒漸起虛煙。吾生亦是無涯者,老去憑誰負此肩。
明代:
鐘芳
小物經(jīng)霜耐,漫觀知帝仁。根荄隨定分,梅柳自爭春。
未萼先含媚,無言亦動人。沉沉梁苑夕,吟賞萃儒紳。
小物經(jīng)霜耐,漫觀知帝仁。根荄隨定分,梅柳自爭春。
未萼先含媚,無言亦動人。沉沉梁苑夕,吟賞萃儒紳。
清代:
杭澄
久坐不覺暝,羅衣怯晚風(fēng)。遠星隨月后,孤嶼入云中。
歸鳥爭棲樹,浮煙欲蔽空。天涯一長望,懷思正無窮。
久坐不覺暝,羅衣怯晚風(fēng)。遠星隨月後,孤嶼入雲(yún)中。
歸鳥爭棲樹,浮煙欲蔽空。天涯一長望,懷思正無窮。
宋代:
彭龜年
慨惜三朝老,忠勤一代師。
冕裳親奉日,鼎鼐手調(diào)時。
慨惜三朝老,忠勤一代師。
冕裳親奉日,鼎鼐手調(diào)時。
宋代:
梁棟
枕寒流、碧縈衣帶,高臺平與云倚。燕來鶯去誰為主,磨滅謫仙吟墨。
愁思里。待說與山靈,還又羞拈起。簫韶已矣。甚竹實風(fēng)摧,桐陰雨瘦,景物變新麗。
枕寒流、碧縈衣帶,高臺平與雲(yún)倚。燕來鶯去誰為主,磨滅謫仙吟墨。
愁思裡。待說與山靈,還又羞拈起。簫韶已矣。甚竹實風(fēng)摧,桐陰雨瘦,景物變新麗。
清代:
祝百五
侵曉陰云四望垂,乍明還暗馬行遲。苦風(fēng)冷雨濠梁道,正是居人夢客時。
侵曉陰雲(yún)四望垂,乍明還暗馬行遲。苦風(fēng)冷雨濠梁道,正是居人夢客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