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陵秋夜讀進士常修三篇因題
廣陵秋夜讀進士常修三篇因題。唐代。羅隱。 入蜀歸吳三首詩,藏于笥篋重于師。劍關夜讀相如聽,瓜步秋吟煬帝悲。景物也知輸健筆,時情誰不許高枝。明年二月春風里,江島閑人慰所思。
[唐代]:羅隱
入蜀歸吳三首詩,藏于笥篋重于師。劍關夜讀相如聽,
瓜步秋吟煬帝悲。景物也知輸健筆,時情誰不許高枝。
明年二月春風里,江島閑人慰所思。
入蜀歸吳三首詩,藏于笥篋重于師。劍關夜讀相如聽,
瓜步秋吟煬帝悲。景物也知輸健筆,時情誰不許高枝。
明年二月春風裡,江島閑人慰所思。
唐代·羅隱的簡介
羅隱(833-909),字昭諫,新城(今浙江富陽市新登鎮)人,唐代詩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師,應進士試,歷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編其文為《讒書》,益為統治階級所憎惡,所以羅袞贈詩說:“讒書雖勝一名休”。后來又斷斷續續考了幾年,總共考了十多次,自稱“十二三年就試期”,最終還是鎩羽而歸,史稱“十上不第”。黃巢起義后,避亂隱居九華山,光啟三年(公元887年),55歲時歸鄉依吳越王錢镠,歷任錢塘令、司勛郎中、給事中等職。公元909年(五代后梁開平三年)去世,享年77歲。
...〔
? 羅隱的詩(384篇) 〕
明代:
李舜臣
愛子窺顏色,趨庭問所思。望中云共遠,階下草方滋。
曉日明金騎,春風吹綠枝。還聞臨別去,遙附萬年卮。
愛子窺顔色,趨庭問所思。望中雲共遠,階下草方滋。
曉日明金騎,春風吹綠枝。還聞臨別去,遙附萬年卮。
唐代:
韋應物
逍遙仙家子,日夕朝玉皇。興高清露沒,渴飲瓊華漿。
解組一來款,披衣拂天香。粲然顧我笑,綠簡發新章。
泠泠如玉音,馥馥若蘭芳。浩意坐盈此,月華殊未央。
逍遙仙家子,日夕朝玉皇。興高清露沒,渴飲瓊華漿。
解組一來款,披衣拂天香。粲然顧我笑,綠簡發新章。
泠泠如玉音,馥馥若蘭芳。浩意坐盈此,月華殊未央。
明代:
區大相
秋山何蒼蒼,四顧盡蕭索。臨水送將歸,離心對搖落。
搖落難為歡,芳游宛如昨。時菊掇紫莖,霜筠飄素籜。
秋山何蒼蒼,四顧盡蕭索。臨水送將歸,離心對搖落。
搖落難為歡,芳遊宛如昨。時菊掇紫莖,霜筠飄素籜。
元代:
方回
昔日初聞寇,諸人早出師。焚燒寧太廣,收剿已無遺。
斧鉞何曾鈍,雷霆豈肯遲。遷延非決策,那得更狐疑。
昔日初聞寇,諸人早出師。焚燒甯太廣,收剿已無遺。
斧鉞何曾鈍,雷霆豈肯遲。遷延非決策,那得更狐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