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和許涑文觀察擬諸將 其二
次韻和許涑文觀察擬諸將 其二。清代。吳汝綸。 絕域歸來更大何,辦裝未辦口懸河。乘槎路遠天憂大,縛馬書來國論多。一借荊州還豈易,盡拋甌脫議尤訛。云蒸龍變歸神略,回首滄溟久不波。
[清代]:吳汝綸
絕域歸來更大何,辦裝未辦口懸河。乘槎路遠天憂大,縛馬書來國論多。
一借荊州還豈易,盡拋甌脫議尤訛。云蒸龍變歸神略,回首滄溟久不波。
絕域歸來更大何,辦裝未辦口懸河。乘槎路遠天憂大,縛馬書來國論多。
一借荊州還豈易,盡拋甌脫議尤訛。雲蒸龍變歸神略,回首滄溟久不波。
唐代·吳汝綸的簡介
吳汝綸(1840-1903),字摯甫,一字摯父,安徽省桐城縣(今樅陽縣會宮鎮老橋村吳牛莊)人,晚清文學家、教育家。同治四年進士,授內閣中書。曾先后任曾國藩、李鴻章幕僚及深州、冀州知州,長期主講蓮池書院,晚年被任命為京師大學堂總教習,并創辦桐城學堂。與馬其昶同為桐城派后期主要代表作家。其主要著作有《吳摯甫文集》四卷、《詩集》一卷、《吳摯甫尺牘》七卷、《深州風土記》二十二卷、《東游叢錄》四卷。
...〔
? 吳汝綸的詩(14篇) 〕
宋代:
張元干
菊坡九日登高路。往事知何處。陵遷谷變總成空。回首十年秋思、吹臺東。
西窗一夜蕭蕭雨。夢繞中原去。覺來依舊畫樓鐘。不道木犀香撼、海山風。
菊坡九日登高路。往事知何處。陵遷谷變總成空。回首十年秋思、吹臺東。
西窗一夜蕭蕭雨。夢繞中原去。覺來依舊畫樓鐘。不道木犀香撼、海山風。
唐代:
張喬
西子湖頭并采蓮,昭陽宮里便如仙。新承恩寵應誰妒,敢學顰眉為乞憐。
西子湖頭并采蓮,昭陽宮裡便如仙。新承恩寵應誰妒,敢學顰眉為乞憐。
宋代:
吳潛
高閣都將萬象收,憑欄睇望興何悠。
張郎遯世誰家谷,孫子成仙何處洲。
高閣都將萬象收,憑欄睇望興何悠。
張郎遯世誰家谷,孫子成仙何處洲。
明代:
郭之奇
蒼屏九疊盡飛榮,風雨千巖欲怒鳴。泉石初開天籟發,水山相雜大文生。
每乘清氣陰陽御,漸出光華人世迎。不是銀河天際落,峰頭那得掛長庚。
蒼屏九疊盡飛榮,風雨千巖欲怒鳴。泉石初開天籟發,水山相雜大文生。
每乘清氣陰陽禦,漸出光華人世迎。不是銀河天際落,峰頭那得掛長庚。
兩漢:
佚名
望秋高梨嶺,星下莆陽,慶生賢哲。問瑞蓂留兩莢。小試宏才,暫勞雕邑,布陽春仁澤。庭有馴禽,村無吠犬,稻黃連陌。最是邦人,合掌頂戴,萱草年華,蟠桃春色。卻笑仙翁,覓丹砂金訣。德滿人間,詔來天上,看壽名俱得。歲歲霞觴,鳳凰池畔,賀生辰節。
望秋高梨嶺,星下莆陽,慶生賢哲。問瑞蓂留兩莢。小試宏才,暫勞雕邑,布陽春仁澤。庭有馴禽,村無吠犬,稻黃連陌。最是邦人,合掌頂戴,萱草年華,蟠桃春色。卻笑仙翁,覓丹砂金訣。德滿人間,詔來天上,看壽名俱得。歲歲霞觴,鳳凰池畔,賀生辰節。
宋代:
司馬光
澹泊輕云寒不收,未成春雨只添愁。
風煙寂寞幾何限,盡入憑高一雨眸。
澹泊輕雲寒不收,未成春雨隻添愁。
風煙寂寞幾何限,盡入憑高一雨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