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吳鼒的詩 >
甲子秋中過祁陽與譚大尹筤圃同年訂浯溪之游今來不值作詩寄懷 其一
甲子秋中過祁陽與譚大尹筤圃同年訂浯溪之游今來不值作詩寄懷 其一
甲子秋中過祁陽與譚大尹筤圃同年訂浯溪之游今來不值作詩寄懷 其一。清代。吳鼒。 憶我初過君,趨公罷尋幽。君為夸浯溪,邀我重來游。川途謝炎景,畢役已深秋。禮佛登湘山,買棹乘湘流。風雨靳奇趣,六日及永州。蘭橈又百里,夾岸徑未搜。詰旦笑口開,冷翠窗間浮。艤船陟層坂,石梁通蟠蟉。仰視不見頂,墜石欲打頭。中讀中興碑,卒篇風颼颼。作者與書者,其人名山侔。匪獨文字雄,忠孝滄桑留。頌始勵圖終,鐫之告用休。山林廑廟謨,兩公非巢由。行登亭與臺,高曠不可收。九嶷何茫茫,俾我思悠悠。遙知兩公心,升高增百憂。君門隔浮云,西望窮雙眸。
[清代]:吳鼒
憶我初過君,趨公罷尋幽。君為夸浯溪,邀我重來游。
川途謝炎景,畢役已深秋。禮佛登湘山,買棹乘湘流。
風雨靳奇趣,六日及永州。蘭橈又百里,夾岸徑未搜。
詰旦笑口開,冷翠窗間浮。艤船陟層坂,石梁通蟠蟉。
仰視不見頂,墜石欲打頭。中讀中興碑,卒篇風颼颼。
作者與書者,其人名山侔。匪獨文字雄,忠孝滄桑留。
頌始勵圖終,鐫之告用休。山林廑廟謨,兩公非巢由。
行登亭與臺,高曠不可收。九嶷何茫茫,俾我思悠悠。
遙知兩公心,升高增百憂。君門隔浮云,西望窮雙眸。
憶我初過君,趨公罷尋幽。君為誇浯溪,邀我重來遊。
川途謝炎景,畢役已深秋。禮佛登湘山,買棹乘湘流。
風雨靳奇趣,六日及永州。蘭橈又百裡,夾岸徑未搜。
詰旦笑口開,冷翠窗間浮。艤船陟層坂,石梁通蟠蟉。
仰視不見頂,墜石欲打頭。中讀中興碑,卒篇風颼颼。
作者與書者,其人名山侔。匪獨文字雄,忠孝滄桑留。
頌始勵圖終,鐫之告用休。山林廑廟謨,兩公非巢由。
行登亭與臺,高曠不可收。九嶷何茫茫,俾我思悠悠。
遙知兩公心,升高增百憂。君門隔浮雲,西望窮雙眸。
唐代·吳鼒的簡介
(1755—1821)安徽全椒人,字及之,又字山尊,號抑庵。嘉慶四年進士。官侍講學士。工駢體文,詩宗韓孟皮陸,善五言長古。以母老告歸,主講揚州書院。有《吳學士集》、《百萼紅詞》。
...〔
? 吳鼒的詩(8篇) 〕
明代:
唐之淳
斗草聽鶯非我事,傍花隨柳亦閒人。如今去作扁舟客,燕趙江淮過一春。
鬥草聽鶯非我事,傍花隨柳亦閒人。如今去作扁舟客,燕趙江淮過一春。
宋代:
馮去非
江湖曾是飲清波,筆染霜華秋最多。
夢里誦君新句子,覺來無奈月明何。
江湖曾是飲清波,筆染霜華秋最多。
夢裡誦君新句子,覺來無奈月明何。
宋代:
劉克莊
阮遙集平生幾屐,晏平仲半世一裘。
禿翁受用能多少,槲葉為衣荷蓋頭。
阮遙集平生幾屐,晏平仲半世一裘。
禿翁受用能多少,槲葉為衣荷蓋頭。
明代:
韓日纘
才名七步竟誰倫,一領青衫幾十春。攬鏡不妨寧作我,摻觚那肯不驚人。
少年逐隊豪仍在,白杜同盟跡未陳。我已倦游君始壯,風云會見起潛鱗。
才名七步竟誰倫,一領青衫幾十春。攬鏡不妨甯作我,摻觚那肯不驚人。
少年逐隊豪仍在,白杜同盟跡未陳。我已倦遊君始壯,風雲會見起潛鱗。
宋代:
周必大
少年日醉郁孤臺,鼎立三禪屢往來。
豪氣雖存誰復識,形容變盡鬢皚皚。
少年日醉郁孤臺,鼎立三禪屢往來。
豪氣雖存誰複識,形容變盡鬢皚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