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陵王 得九來書卻寄即訊野臣
蘭陵王 得九來書卻寄即訊野臣。清代。李良年。 數陳跡。何處春風最憶。疏蕪近,半繭小園,翠黛窺窗玉峰仄。紅螺曾勸客。柳影餳香寒食。題詩罷,藉草醉眠,鶴子飛來記相識。匆匆賦行色。便瘦馬柔帆,同指京國。仙山賺了閑詞筆。笑玉女無意,上清淪散,江南櫻筍催倦策。悵從此離隔。追昔。正岑寂。訝一幅云藍,遙墮雙翼。徐陵新詠青衫濕。待把手何處,和他悽惻。梅花開后,試為我,掃片石。
[清代]:李良年
數陳跡。何處春風最憶。疏蕪近,半繭小園,翠黛窺窗玉峰仄。
紅螺曾勸客。柳影餳香寒食。題詩罷,藉草醉眠,鶴子飛來記相識。
匆匆賦行色。便瘦馬柔帆,同指京國。仙山賺了閑詞筆。
笑玉女無意,上清淪散,江南櫻筍催倦策。悵從此離隔。
追昔。正岑寂。訝一幅云藍,遙墮雙翼。徐陵新詠青衫濕。
待把手何處,和他悽惻。梅花開后,試為我,掃片石。
數陳跡。何處春風最憶。疏蕪近,半繭小園,翠黛窺窗玉峰仄。
紅螺曾勸客。柳影餳香寒食。題詩罷,藉草醉眠,鶴子飛來記相識。
匆匆賦行色。便瘦馬柔帆,同指京國。仙山賺了閑詞筆。
笑玉女無意,上清淪散,江南櫻筍催倦策。悵從此離隔。
追昔。正岑寂。訝一幅雲藍,遙墮雙翼。徐陵新詠青衫濕。
待把手何處,和他悽惻。梅花開後,試為我,掃片石。
唐代·李良年的簡介
(1635—1694)清浙江秀水人,字武曾。諸生。與兄李繩遠、弟李符并著詩名,時稱三李。又與朱彝尊稱朱李。詩初學唐人,持格律甚嚴。古文長于議論。曾舉博學鴻儒科,罷歸。有《秋錦山房集》。
...〔
? 李良年的詩(143篇) 〕
明代:
李舜臣
秋高憑遠色,為送武昌行。畫省名原重,參藩位不輕。
江樓千里目,湘竹四時情。試發郢中倡,應希和者聲。
秋高憑遠色,為送武昌行。畫省名原重,參藩位不輕。
江樓千裡目,湘竹四時情。試發郢中倡,應希和者聲。
宋代:
鄭俠
客從南英到揭陽,十有五年困長道。
囊資空竭奴仆愁,氣象塵埃顏貌老。
客從南英到揭陽,十有五年困長道。
囊資空竭奴仆愁,氣象塵埃顔貌老。
清代:
鐘駿聲
好風如縷月如圭,破曉乘軺西復西。野漲忽迷三里渡,村謳猶唱六郎堤。
一鞭古驛尋沙遠,幾樹垂楊映水低。稍喜紅曦猶未透,趁涼且自過前溪。
好風如縷月如圭,破曉乘軺西複西。野漲忽迷三裡渡,村謳猶唱六郎堤。
一鞭古驛尋沙遠,幾樹垂楊映水低。稍喜紅曦猶未透,趁涼且自過前溪。
明代:
朱誠泳
霄漢勛名喜致身,薇垣望重自西秦。心應許國終懷赤,鬢為憂民早博銀。
公道定知歸太史,清朝無愧作閒人。從今勘破黃粱夢,習靜虛堂養谷神。
霄漢勳名喜緻身,薇垣望重自西秦。心應許國終懷赤,鬢為憂民早博銀。
公道定知歸太史,清朝無愧作閒人。從今勘破黃粱夢,習靜虛堂養谷神。
明代:
張弼
得過且過,飲啄隨時度朝暮。得隴望蜀徒爾為,未知是福還是禍。
得過且過。
得過且過,飲啄隨時度朝暮。得隴望蜀徒爾為,未知是福還是禍。
得過且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