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臺近 送宋牧仲比部奉使虔關
祝英臺近 送宋牧仲比部奉使虔關。清代。李良年。 古虔州,鷗鳥路。風物帶三楚。雁字杉檣,煙際估相語。雪殘二月青峰,短簫催鹢,春已到、佛桑紅處。行且住。料應吏散焚香,蕓簽晚來數。樓枕雙流,花響鷓鴣去。試尋塵外亭邊,有人留句,問重埽、翠珉閒否。
[清代]:李良年
古虔州,鷗鳥路。風物帶三楚。雁字杉檣,煙際估相語。
雪殘二月青峰,短簫催鹢,春已到、佛桑紅處。
行且住。料應吏散焚香,蕓簽晚來數。樓枕雙流,花響鷓鴣去。
試尋塵外亭邊,有人留句,問重埽、翠珉閒否。
古虔州,鷗鳥路。風物帶三楚。雁字杉檣,煙際估相語。
雪殘二月青峰,短簫催鹢,春已到、佛桑紅處。
行且住。料應吏散焚香,蕓簽晚來數。樓枕雙流,花響鷓鴣去。
試尋塵外亭邊,有人留句,問重埽、翠珉閒否。
唐代·李良年的簡介
(1635—1694)清浙江秀水人,字武曾。諸生。與兄李繩遠、弟李符并著詩名,時稱三李。又與朱彝尊稱朱李。詩初學唐人,持格律甚嚴。古文長于議論。曾舉博學鴻儒科,罷歸。有《秋錦山房集》。
...〔
? 李良年的詩(143篇) 〕
宋代:
劉克莊
翁已鞭鸞上九霄,此郎雖小亦清標。
斯文尚有嫡傳在,每見能令人意消。
翁已鞭鸞上九霄,此郎雖小亦清標。
斯文尚有嫡傳在,每見能令人意消。
明代:
胡粹中
向晚尋幽寺,明霞飛遠林。四山新雨歇,一徑綠苔深。
松老齊僧臘,泉鳴和梵音。階前兩馴鹿,去住識禪心。
向晚尋幽寺,明霞飛遠林。四山新雨歇,一徑綠苔深。
松老齊僧臘,泉鳴和梵音。階前兩馴鹿,去住識禪心。
明代:
徐渭
明霞爛且都,雨歇霽霄鋪。萬國樓臺莫,孤村煙火晡。
波鱗銷琥珀,海色上珊瑚。一抹須彌翠,胭脂月鏡孤。
明霞爛且都,雨歇霽霄鋪。萬國樓臺莫,孤村煙火晡。
波鱗銷琥珀,海色上珊瑚。一抹須彌翠,胭脂月鏡孤。
宋代:
許及之
借得漁鄉住,蟾光忽滿輪。金波隨短棹,銀漢有通津。
幾度中秋月,今宵自在身。一尊消得醉,眼底欠詩人。
借得漁鄉住,蟾光忽滿輪。金波隨短棹,銀漢有通津。
幾度中秋月,今宵自在身。一尊消得醉,眼底欠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