驂鸞
驂鸞。清代。張百熙。 驂鸞自何年,祠宇猶空山。春雨洗丹灶,秋星炯瑤壇。窈窕帝子靈,月影時姍姍。煙岫暈螺黛,風泉鳴佩環。仙境閟巖阿,神光日斕斕。荒碑字明滅,遺跡蕭梁間。縹緲散花天,凡骨無由攀。空階草色晚,邃殿松陰寒。不見蓬萊宮,但見飛鳥還。誰能測元邈,靈妙傾人寰。
[清代]:張百熙
驂鸞自何年,祠宇猶空山。春雨洗丹灶,秋星炯瑤壇。
窈窕帝子靈,月影時姍姍。煙岫暈螺黛,風泉鳴佩環。
仙境閟巖阿,神光日斕斕。荒碑字明滅,遺跡蕭梁間。
縹緲散花天,凡骨無由攀。空階草色晚,邃殿松陰寒。
不見蓬萊宮,但見飛鳥還。誰能測元邈,靈妙傾人寰。
驂鸞自何年,祠宇猶空山。春雨洗丹竈,秋星炯瑤壇。
窈窕帝子靈,月影時姍姍。煙岫暈螺黛,風泉鳴佩環。
仙境閟巖阿,神光日斕斕。荒碑字明滅,遺跡蕭梁間。
縹緲散花天,凡骨無由攀。空階草色晚,邃殿松陰寒。
不見蓬萊宮,但見飛鳥還。誰能測元邈,靈妙傾人寰。
唐代·張百熙的簡介
(1847—1907)湖南長沙人,字野秋,一作冶秋。同治十三年進士。中日戰時曾疏劾李鴻章陽戰陰和。戊戌政變時坐薦康有為革職。《辛丑條約》后疏請變科舉、建學堂、設報館。充管學大臣,力主派學生出洋留學。官至郵傳部尚書。卒謚文達。
...〔
? 張百熙的詩(23篇) 〕
明代:
李攀龍
相國園亭種牡丹,枝枝風雨怨春寒。主人車馬城中慣,知傍誰家錦障看。
相國園亭種牡丹,枝枝風雨怨春寒。主人車馬城中慣,知傍誰家錦障看。
唐代:
龐蘊
塵六門前喚,無情呼不入。二彼總空空,自然唇不濕。
從此絕因緣,葛五隨緣出。惟有空寂舍,圓八同金七。
塵六門前喚,無情呼不入。二彼總空空,自然唇不濕。
從此絕因緣,葛五隨緣出。惟有空寂舍,圓八同金七。
元代:
陳基
早春相見又經秋,秋水迢迢阻泛舟。
每見玉山問消息,荔漿何日寄江樓?
早春相見又經秋,秋水迢迢阻泛舟。
每見玉山問消息,荔漿何日寄江樓?
宋代:
周紫芝
登臨思昔人,有意在山麓。舉首瞻孤云,悵懷思宰木。
云亦初何心,意乃自感觸。人生風木念,此念何由足。
登臨思昔人,有意在山麓。舉首瞻孤雲,悵懷思宰木。
雲亦初何心,意乃自感觸。人生風木念,此念何由足。
宋代:
周文璞
伏事三茅過一生,癡心不望羽車迎。
舊時手種黃龍子,今解升云入太清。
伏事三茅過一生,癡心不望羽車迎。
舊時手種黃龍子,今解升雲入太清。
明代:
張元凱
薄宦唯吾拙,諸生爾獨貧。他年文苑傳,今日士林人。
蝕字真如蠹,牽衣故作鶉。未須嗟濩落,晚貴最平津。
薄宦唯吾拙,諸生爾獨貧。他年文苑傳,今日士林人。
蝕字真如蠹,牽衣故作鶉。未須嗟濩落,晚貴最平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