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朱二亭
吊朱二亭。清代。姚鼐。 吾年垂七十,四海故人少。東望每思君,如立云霞表。往昔朱子潁,豪才起燕趙。向我道君才,五言幾謝朓。子潁貧無食,子亦家集蓼。相從邗溝曲,吟和觴清醥。我時隔京師,想見姣人僚。丙申至江都,遂得訪窈窱。其時子潁貴,冠蓋頗叢繞。君顧無所干,陋巷閉門悄。扣闔就談詩,但覺風裊裊。舟乏仲舉同,書絕巨源嬲。獨荷時見阿,累投珠玉皛。惜哉近子舍,攝提僅三肇。我歸子潁罷,舊跡如逝鳥。一別二十年,中未脫塵擾。澄懷實愧君,高與秋旻杳。子出諒不能,吾游尚可紹。行當一相就,帆掛橫江淼。昨得郎君書,已設韜練旐。豈但悲友生,問道苦不了。君疾正月初,一榻兒女繞。呼與告逝期,屈指七日劋。屆時一笑亡,何嘗貳壽夭。銜哀遠吊君,諒為君所小。那復弄毫翰,繁詞報劉沼。
[清代]:姚鼐
吾年垂七十,四海故人少。東望每思君,如立云霞表。
往昔朱子潁,豪才起燕趙。向我道君才,五言幾謝朓。
子潁貧無食,子亦家集蓼。相從邗溝曲,吟和觴清醥。
我時隔京師,想見姣人僚。丙申至江都,遂得訪窈窱。
其時子潁貴,冠蓋頗叢繞。君顧無所干,陋巷閉門悄。
扣闔就談詩,但覺風裊裊。舟乏仲舉同,書絕巨源嬲。
獨荷時見阿,累投珠玉皛。惜哉近子舍,攝提僅三肇。
我歸子潁罷,舊跡如逝鳥。一別二十年,中未脫塵擾。
澄懷實愧君,高與秋旻杳。子出諒不能,吾游尚可紹。
行當一相就,帆掛橫江淼。昨得郎君書,已設韜練旐。
豈但悲友生,問道苦不了。君疾正月初,一榻兒女繞。
呼與告逝期,屈指七日劋。屆時一笑亡,何嘗貳壽夭。
銜哀遠吊君,諒為君所小。那復弄毫翰,繁詞報劉沼。
吾年垂七十,四海故人少。東望每思君,如立雲霞表。
往昔朱子潁,豪才起燕趙。向我道君才,五言幾謝朓。
子潁貧無食,子亦家集蓼。相從邗溝曲,吟和觴清醥。
我時隔京師,想見姣人僚。丙申至江都,遂得訪窈窱。
其時子潁貴,冠蓋頗叢繞。君顧無所幹,陋巷閉門悄。
扣闔就談詩,但覺風裊裊。舟乏仲舉同,書絕巨源嬲。
獨荷時見阿,累投珠玉皛。惜哉近子舍,攝提僅三肇。
我歸子潁罷,舊跡如逝鳥。一別二十年,中未脫塵擾。
澄懷實愧君,高與秋旻杳。子出諒不能,吾遊尚可紹。
行當一相就,帆掛橫江淼。昨得郎君書,已設韜練旐。
豈但悲友生,問道苦不了。君疾正月初,一榻兒女繞。
呼與告逝期,屈指七日劋。屆時一笑亡,何嘗貳壽夭。
銜哀遠吊君,諒為君所小。那複弄毫翰,繁詞報劉沼。
唐代·姚鼐的簡介
姚鼐(nài)(1731~1815)清代著名散文家,與方苞、劉大櫆并稱為“桐城三祖”。字姬傳,一字夢谷,室名惜抱軒(在今桐城中學內),世稱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進士,任禮部主事、四庫全書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辭官南歸,先后主講于揚州梅花、江南紫陽、南京鐘山等地書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軒全集》等,曾編選《古文辭類纂》。
...〔
? 姚鼐的詩(472篇) 〕
明代:
王漸逵
半空樓閣肅虛清,渾象沖融灝氣明。永夜銀河低自照,中天朱鳥靜相擎。
祥風浣浣仙靈近,湘簟瀟瀟慧思生。此意未應傳下界,曉來悽對萬家城。
半空樓閣肅虛清,渾象沖融灝氣明。永夜銀河低自照,中天朱鳥靜相擎。
祥風浣浣仙靈近,湘簟瀟瀟慧思生。此意未應傳下界,曉來悽對萬家城。
魏晉:
張華
秦人不窺兵。趙勝南詛楚。乃與毛遂行。黃歇北適秦。
太子還入荊。美哉游俠士。何以尚四卿。我則異于是。
秦人不窺兵。趙勝南詛楚。乃與毛遂行。黃歇北適秦。
太子還入荊。美哉遊俠士。何以尚四卿。我則異于是。
宋代:
趙希逢
學行何必過邯鄲,匍匐歸來指謾彈。
萬事不如安分好,人心何事險於灘。
學行何必過邯鄲,匍匐歸來指謾彈。
萬事不如安分好,人心何事險於灘。
宋代:
張耒
斜日歸錢暑,秋容淡太虛。閒云工變易,片月自清孤。
淹泊年華老,凄涼歲事馀。時違自樸拙,興懶日蕭疏。
斜日歸錢暑,秋容淡太虛。閒雲工變易,片月自清孤。
淹泊年華老,凄涼歲事馀。時違自樸拙,興懶日蕭疏。
唐代:
白居易
石淺沙平流水寒,水邊斜插一漁竿。
江南客見生鄉思,道似嚴陵七里灘。
石淺沙平流水寒,水邊斜插一漁竿。
江南客見生鄉思,道似嚴陵七裡灘。
宋代:
王十朋
淵明事高尚,瓶中缺儲粟。魯公凜名節,乞米給饘粥。
廣文富才名,官冷飯不足。少陵老風騷,橡栗拾山谷。
淵明事高尚,瓶中缺儲粟。魯公凜名節,乞米給饘粥。
廣文富才名,官冷飯不足。少陵老風騷,橡栗拾山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