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平涼柳湖至涇州道中
自平涼柳湖至涇州道中。清代。譚嗣同。 春風送客出湖亭,官道迢遙接杳冥。百里平原經雨綠,兩行高柳束天青。蛙聲鳥語隨鞭影,水態山容足性靈。為訪瑤池歌舞地,飄零黃竹不堪聽。
[清代]:譚嗣同
春風送客出湖亭,官道迢遙接杳冥。百里平原經雨綠,兩行高柳束天青。
蛙聲鳥語隨鞭影,水態山容足性靈。為訪瑤池歌舞地,飄零黃竹不堪聽。
春風送客出湖亭,官道迢遙接杳冥。百裡平原經雨綠,兩行高柳束天青。
蛙聲鳥語隨鞭影,水態山容足性靈。為訪瑤池歌舞地,飄零黃竹不堪聽。
唐代·譚嗣同的簡介
譚嗣同(1865—1898),字復生,號壯飛,漢族,湖南瀏陽人,是中國近代資產階級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維新志士。他主張中國要強盛,只有發展民族工商業,學習西方資產階級的政治制度。公開提出廢科舉、興學校、開礦藏、修鐵路、辦工廠、改官制等變法維新的主張。寫文章抨擊清政府的賣國投降政策。1898年參加領導戊戌變法,失敗后被殺,年僅三十三歲,為“戊戌六君子”之一。代表作品《仁學》、《寥天一閣文》、《莽蒼蒼齋詩》、《遠遺堂集外文》等。
...〔
? 譚嗣同的詩(56篇) 〕
明代:
王樵
西對三茅意自閒,誰知湖外有青山。小樓堪筑平沙上,兩面回看興未闌。
西對三茅意自閒,誰知湖外有青山。小樓堪築平沙上,兩面回看興未闌。
近現代:
趙熙
古寺憑江郭,高樓感眾陰。時危萬里仄,思苦百年深。
半醉天難問,多材陸豈沉。迢迢獨行者,珍重呂粱心。
古寺憑江郭,高樓感衆陰。時危萬裡仄,思苦百年深。
半醉天難問,多材陸豈沉。迢迢獨行者,珍重呂粱心。
元代:
胡奎
大鵬摶九霄,不如海鷗逸。白首歸故里,心神猶恍忽。
我足不良行,我言竟誰述。多君富文藻,詞源倒溟渤。
大鵬摶九霄,不如海鷗逸。白首歸故裡,心神猶恍忽。
我足不良行,我言竟誰述。多君富文藻,詞源倒溟渤。
宋代:
劉辰翁
入夏可曾晴,陰陰眾綠成。但驚春盡去,誰信雨中生。
一月須梅潤,千林但葉聲。荷邊蒲猗儺,桑外筍崢嶸。
入夏可曾晴,陰陰衆綠成。但驚春盡去,誰信雨中生。
一月須梅潤,千林但葉聲。荷邊蒲猗儺,桑外筍崢嶸。
明代:
徐渭
頸則長,喙則鳥。膽罷縣,吳為沼。吳膽先,王膽后。人知之,謂王踵其報。
嗟嗟王將奈何。膽與矢,嘗孰難。王兼嘗,吳以殲。王若辛,孰肥甘。
頸則長,喙則鳥。膽罷縣,吳為沼。吳膽先,王膽後。人知之,謂王踵其報。
嗟嗟王將奈何。膽與矢,嘗孰難。王兼嘗,吳以殲。王若辛,孰肥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