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野
南野。唐代。戴叔倫。 治田長山下,引流坦溪曲。東山有遺塋,南野起新筑。家世素業儒,子孫鄙食祿。披云朝出耕,帶月夜歸讀。身勩竟亡疲,團團欣在目。野芳綠可采,泉美清可掬。茂樹延晚涼,早田候秋熟。茶烹松火紅,酒吸荷杯綠。解佩臨清池,撫琴看修竹。此懷誰與同,此樂君所獨。
[唐代]:戴叔倫
治田長山下,引流坦溪曲。東山有遺塋,南野起新筑。
家世素業儒,子孫鄙食祿。披云朝出耕,帶月夜歸讀。
身勩竟亡疲,團團欣在目。野芳綠可采,泉美清可掬。
茂樹延晚涼,早田候秋熟。茶烹松火紅,酒吸荷杯綠。
解佩臨清池,撫琴看修竹。此懷誰與同,此樂君所獨。
治田長山下,引流坦溪曲。東山有遺塋,南野起新築。
家世素業儒,子孫鄙食祿。披雲朝出耕,帶月夜歸讀。
身勩竟亡疲,團團欣在目。野芳綠可采,泉美清可掬。
茂樹延晚涼,早田候秋熟。茶烹松火紅,酒吸荷杯綠。
解佩臨清池,撫琴看修竹。此懷誰與同,此樂君所獨。
唐代·戴叔倫的簡介
戴叔倫(732—789),唐代詩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潤州金壇(今屬江蘇)人。年輕時師事蕭穎士。曾任新城令、東陽令、撫州刺史、容管經略使。晚年上表自請為道士。其詩多表現隱逸生活和閑適情調,但《女耕田行》、《屯田詞》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艱苦。論詩主張“詩家之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詩體裁皆有所涉獵。
...〔
? 戴叔倫的詩(293篇) 〕
宋代:
韓淲
樓陰入清湖,南風渡歌鼓。旅夢不自持,悠揚定何許。
醒來疏雨過,兩目隘泥土。慮澹地亦偏,桐花映窗戶。
樓陰入清湖,南風渡歌鼓。旅夢不自持,悠揚定何許。
醒來疏雨過,兩目隘泥土。慮澹地亦偏,桐花映窗戶。
明代:
張淮
紅玉肌容艷有神,九天飛下一仙真。垂頭雨后猶傾國,點額風前欲喚人。
龍腦薰成香世界,蝶翎逗落錦埃塵。春光得我方能麗,笑殺凡花號麗春。
紅玉肌容豔有神,九天飛下一仙真。垂頭雨後猶傾國,點額風前欲喚人。
龍腦薰成香世界,蝶翎逗落錦埃塵。春光得我方能麗,笑殺凡花號麗春。
清代:
吳綺
花影夭邪,晴月照人今夜。羅窗半展淚痕斜,有些些。
巫山欲夢楚云遮,繡被香寒宮麝。隔墻聞響七香車,是誰耶。
花影夭邪,晴月照人今夜。羅窗半展淚痕斜,有些些。
巫山欲夢楚雲遮,繡被香寒宮麝。隔牆聞響七香車,是誰耶。
清代:
張廷玉
溪流曲曲繞柴門,石作屏風樹作垣。每與野人臨水坐,梅花香里話君恩。
溪流曲曲繞柴門,石作屏風樹作垣。每與野人臨水坐,梅花香裡話君恩。
明代:
孫蕡
令子內庭書制誥,佳孫復作序班郎。一門三代沾恩澤,更著錦衣歸故鄉。
令子內庭書制誥,佳孫複作序班郎。一門三代沾恩澤,更著錦衣歸故鄉。
明代:
鄭廷鵠
窈窕見深谷,山門郁穹窿。高臺何崔嵬,翠壁增長松。
攀蘿一登眺,新享報成功。嗟余始行役,夙心寄雕龍。
窈窕見深谷,山門郁穹窿。高臺何崔嵬,翠壁增長松。
攀蘿一登眺,新享報成功。嗟餘始行役,夙心寄雕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