餞王尚書出邊
餞王尚書出邊。唐代。張九齡。 漢相推人杰,殷宗伐鬼方。還聞出將重,坐見即戎良。上策應為豫,中權且用光。令申兵氣倍,威憺虜魂亡。樹比公孫大,城如道濟長。夏云登隴首,秋露泫遼陽。武德舒宸眷,文思餞樂章。感恩身既許,激節膽猶嘗。祖帳傾朝列,軍麾駐道傍。詩人何所詠,尚父欲鷹揚。
[唐代]:張九齡
漢相推人杰,殷宗伐鬼方。還聞出將重,坐見即戎良。
上策應為豫,中權且用光。令申兵氣倍,威憺虜魂亡。
樹比公孫大,城如道濟長。夏云登隴首,秋露泫遼陽。
武德舒宸眷,文思餞樂章。感恩身既許,激節膽猶嘗。
祖帳傾朝列,軍麾駐道傍。詩人何所詠,尚父欲鷹揚。
漢相推人傑,殷宗伐鬼方。還聞出將重,坐見即戎良。
上策應為豫,中權且用光。令申兵氣倍,威憺虜魂亡。
樹比公孫大,城如道濟長。夏雲登隴首,秋露泫遼陽。
武德舒宸眷,文思餞樂章。感恩身既許,激節膽猶嘗。
祖帳傾朝列,軍麾駐道傍。詩人何所詠,尚父欲鷹揚。
唐代·張九齡的簡介
張九齡(678-740) : 唐開元尚書丞相,詩人。字子壽,一名博物,漢族,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市)人。長安年間進士。官至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后罷相,為荊州長史。詩風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膽識、有遠見的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詩人、名相。他忠耿盡職,秉公守則,直言敢諫,選賢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趨炎附勢,敢與惡勢力作斗爭,為“開元之治”作出了積極貢獻。他的五言古詩,以素練質樸的語言,寄托深遠的人生慨望,對掃除唐初所沿習的六朝綺靡詩風,貢獻尤大。譽為“嶺南第一人”。
...〔
? 張九齡的詩(205篇) 〕
明代:
孫之獬
石頭王氣藉公揚,突爾縣車鬢未蒼。供茹芝探四皓紫,欲分金乏雨疏黃。
勒名鼎上蟲魚瘦,賜浣湖中煙月長。只恐東山棲不穩,九州轉運苦戎羌。
石頭王氣藉公揚,突爾縣車鬢未蒼。供茹芝探四皓紫,欲分金乏雨疏黃。
勒名鼎上蟲魚瘦,賜浣湖中煙月長。隻恐東山棲不穩,九州轉運苦戎羌。
宋代:
錢聞詩
面對三江背五峰,一亭屹屹睨其中。
蓬萊弱水眼前是,不必思航大海東。
面對三江背五峰,一亭屹屹睨其中。
蓬萊弱水眼前是,不必思航大海東。
明代:
何鞏道
未得理歸棹,還棲江上樓。鐘疏遙隔水,寒淺尚疑秋。
月色從今滿,江聲自古流。夜烏啼不住,知是宿城頭。
未得理歸棹,還棲江上樓。鐘疏遙隔水,寒淺尚疑秋。
月色從今滿,江聲自古流。夜烏啼不住,知是宿城頭。
明代:
何鞏道
忽忽春光暗里催,道心生處夜聞雷。十年舊恨都成夢,一夕新愁盡化灰。
燈影照來將老鬢,雨聲吹入未殘杯。東風莫遣林花落,記得櫻桃昨夜開。
忽忽春光暗裡催,道心生處夜聞雷。十年舊恨都成夢,一夕新愁盡化灰。
燈影照來將老鬢,雨聲吹入未殘杯。東風莫遣林花落,記得櫻桃昨夜開。
明代:
曾曰唯
杏雨香春江,柳花上行李。立馬一書生,感時涕江涘。
握手訪中原,茫茫不可視。今上古武丁,鼎鐺缺雙耳。
杏雨香春江,柳花上行李。立馬一書生,感時涕江涘。
握手訪中原,茫茫不可視。今上古武丁,鼎鐺缺雙耳。
清代:
史善長
遠樹千堆合,平沙萬井開。山通南北套,地接上中臺。
日落明駝走,風聲驛騎來。紫狐求不易,高閣且徘徊。
遠樹千堆合,平沙萬井開。山通南北套,地接上中臺。
日落明駝走,風聲驛騎來。紫狐求不易,高閣且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