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為豫章郡途次廬山東巖下
出為豫章郡途次廬山東巖下。唐代。張九齡。 茲山鎮何所,乃在澄湖陰。下有蛟螭伏,上與虹蜺尋。靈仙未始曠,窟宅何其深。雙闕出云峙,三宮入煙沉。攀崖猶昔境,種杏非舊林。想像終古跡,惆悵獨往心。紛吾嬰世網,數載忝朝簪。孤根自靡托,量力況不任。多謝周身防,常恐橫議侵。豈匪鹓鴻列,惕如泉壑臨。迨茲刺江郡,來此滌塵襟。有趣逢樵客,忘懷狎野禽。棲閑義未果,用拙歡在今。愿言答休命,歸事丘中琴。
[唐代]:張九齡
茲山鎮何所,乃在澄湖陰。下有蛟螭伏,上與虹蜺尋。
靈仙未始曠,窟宅何其深。雙闕出云峙,三宮入煙沉。
攀崖猶昔境,種杏非舊林。想像終古跡,惆悵獨往心。
紛吾嬰世網,數載忝朝簪。孤根自靡托,量力況不任。
多謝周身防,常恐橫議侵。豈匪鹓鴻列,惕如泉壑臨。
迨茲刺江郡,來此滌塵襟。有趣逢樵客,忘懷狎野禽。
棲閑義未果,用拙歡在今。愿言答休命,歸事丘中琴。
茲山鎮何所,乃在澄湖陰。下有蛟螭伏,上與虹蜺尋。
靈仙未始曠,窟宅何其深。雙闕出雲峙,三宮入煙沉。
攀崖猶昔境,種杏非舊林。想像終古跡,惆悵獨往心。
紛吾嬰世網,數載忝朝簪。孤根自靡托,量力況不任。
多謝周身防,常恐橫議侵。豈匪鹓鴻列,惕如泉壑臨。
迨茲刺江郡,來此滌塵襟。有趣逢樵客,忘懷狎野禽。
棲閑義未果,用拙歡在今。願言答休命,歸事丘中琴。
唐代·張九齡的簡介
張九齡(678-740) : 唐開元尚書丞相,詩人。字子壽,一名博物,漢族,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市)人。長安年間進士。官至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后罷相,為荊州長史。詩風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膽識、有遠見的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詩人、名相。他忠耿盡職,秉公守則,直言敢諫,選賢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趨炎附勢,敢與惡勢力作斗爭,為“開元之治”作出了積極貢獻。他的五言古詩,以素練質樸的語言,寄托深遠的人生慨望,對掃除唐初所沿習的六朝綺靡詩風,貢獻尤大。譽為“嶺南第一人”。
...〔
? 張九齡的詩(205篇) 〕
唐代:
高適
天災自古有,昏墊彌今秋。霖霪溢川原,澒洞涵田疇。
指途適汶陽,掛席經蘆洲。永望齊魯郊,白云何悠悠。
傍沿鉅野澤,大水縱橫流。蟲蛇擁獨樹,麋鹿奔行舟。
天災自古有,昏墊彌今秋。霖霪溢川原,澒洞涵田疇。
指途適汶陽,掛席經蘆洲。永望齊魯郊,白雲何悠悠。
傍沿鉅野澤,大水縱橫流。蟲蛇擁獨樹,麋鹿奔行舟。
宋代:
戴炳
結屋新亭好,登臨雅興長。心融八窗白,塵隔九衢黃。
泛菊金英碎,嘗粳玉顆香。更期梅著蕊,來賞小春光。
結屋新亭好,登臨雅興長。心融八窗白,塵隔九衢黃。
泛菊金英碎,嘗粳玉顆香。更期梅著蕊,來賞小春光。
近現代:
夏承燾
夢中雙槳橫江渡。拍手呼鷗皆伴侶。東來免共蝮蛇游,昨夜猶驚玄鶴語。
思歸引與閑居賦。讀爛依然無寫處。中年才解愛家山,無奈高樓風又雨。
夢中雙槳橫江渡。拍手呼鷗皆伴侶。東來免共蝮蛇遊,昨夜猶驚玄鶴語。
思歸引與閑居賦。讀爛依然無寫處。中年才解愛家山,無奈高樓風又雨。
清代:
田同之
朝從濟上來,夕入陽丘路。面面翠峰迎,脈脈春泉注。
斜陽一派紅,半是桃花樹。
朝從濟上來,夕入陽丘路。面面翠峰迎,脈脈春泉注。
斜陽一派紅,半是桃花樹。
明代:
王鏊
落日船頭見素帷,夢中昨夜哭君時。交游四海今誰在,心事平生我最知。
博失鄭僑疑莫問,直懷叔向淚空垂。臨終老眼猶能視,免得區區諫用尸。
落日船頭見素帷,夢中昨夜哭君時。交遊四海今誰在,心事平生我最知。
博失鄭僑疑莫問,直懷叔向淚空垂。臨終老眼猶能視,免得區區諫用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