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內閣蔡公歸闕
送內閣蔡公歸闕。宋代。張方平。 豐宮周舊宅,梁國漢東關。尹正司留鑰,賢公出近班。教條推愛利,滋蔓悉除刪。狹野耕桑急,終年獄市閒。燕申鈴閣靜,榮養彩衣斑。治跡經綸外,陰功造化間。士林歸北海,人望在東山。一節遄趨召,西轅不可攀。前旌霜樹曉,候騎古河灣。和氣均生物,淳風復海寰。具瞻知可副,盛德致無艱。他日開爐冶,馀功為鑄顏。
[宋代]:張方平
豐宮周舊宅,梁國漢東關。尹正司留鑰,賢公出近班。
教條推愛利,滋蔓悉除刪。狹野耕桑急,終年獄市閒。
燕申鈴閣靜,榮養彩衣斑。治跡經綸外,陰功造化間。
士林歸北海,人望在東山。一節遄趨召,西轅不可攀。
前旌霜樹曉,候騎古河灣。和氣均生物,淳風復海寰。
具瞻知可副,盛德致無艱。他日開爐冶,馀功為鑄顏。
豐宮周舊宅,梁國漢東關。尹正司留鑰,賢公出近班。
教條推愛利,滋蔓悉除刪。狹野耕桑急,終年獄市閒。
燕申鈴閣靜,榮養彩衣斑。治跡經綸外,陰功造化間。
士林歸北海,人望在東山。一節遄趨召,西轅不可攀。
前旌霜樹曉,候騎古河灣。和氣均生物,淳風複海寰。
具瞻知可副,盛德緻無艱。他日開爐冶,馀功為鑄顔。
唐代·張方平的簡介
(1007—1091)應天宋城人,字安道,號樂全居士。仁宗景祐元年舉茂才異等科,復中賢良方正科。歷知昆山縣,通判睦州。西夏入犯,上平戎十策。歷知諫院,論建甚多,主與西夏講和。累進翰林學士,拜御史中丞,改三司使。出知數州府。英宗治平中召拜翰林學士承旨。神宗即位,拜參知政事,反對任用王安石,極論新法之害。以太子少師致仕。既告老,而論事益切,于用兵、起獄尤反復言之。卒謚文定。有《樂全集》。
...〔
? 張方平的詩(222篇) 〕
宋代:
釋道潛
兩山脩徑盡榛蕪,謾詫當年幸翠輿。空睹宸文藏寶構,不逢衲子話真如。
林深想見靈根茂,地勝宜多隱者居。涼月照人歸路好,傍溪嘉樹影扶疏。
兩山脩徑盡榛蕪,謾詫當年幸翠輿。空睹宸文藏寶構,不逢衲子話真如。
林深想見靈根茂,地勝宜多隱者居。涼月照人歸路好,傍溪嘉樹影扶疏。
明代:
顧清
視不成形舉目存,青燈一盞近黃昏。彭殤竟是誰分出,妄使瞿曇欲斷恩。
視不成形舉目存,青燈一盞近黃昏。彭殤竟是誰分出,妄使瞿曇欲斷恩。
宋代:
鄭獬
風吹醉面出南州,兩行紅裙立馬頭。
已過落花時節晚,不須再拜苦相留。
風吹醉面出南州,兩行紅裙立馬頭。
已過落花時節晚,不須再拜苦相留。
明代:
何景明
公主山亭在,元戎小隊回。碧沙沾細雨,白日映輕雷。
已并花邊駿,難孤竹下杯。良宵可乘興,歸騎莫頻催。
公主山亭在,元戎小隊回。碧沙沾細雨,白日映輕雷。
已并花邊駿,難孤竹下杯。良宵可乘興,歸騎莫頻催。
元代:
金涓
銀燭燒殘夢未回,舊家庭院已荒苔。玉簫聲杳人何處,惟有東風燕子來。
銀燭燒殘夢未回,舊家庭院已荒苔。玉簫聲杳人何處,惟有東風燕子來。
明代:
王漸逵
肩輿遙度越山崔,野色嵐光撥不開。古壁重留丞相記,綠陰高護尚書臺。
馌耕濃向交畦聚,聽講云從獨鳥來。翻憶往年冬至夢,淳醪真飲石翁杯。
肩輿遙度越山崔,野色嵐光撥不開。古壁重留丞相記,綠陰高護尚書臺。
馌耕濃向交畦聚,聽講雲從獨鳥來。翻憶往年冬至夢,淳醪真飲石翁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