壺中天
壺中天。宋代。張炎。 繞枝倦鵲,鬢蕭蕭、肯信如今猶客。風雪荷衣寒葉補,一點燈花懸壁。萬里舟車,十年書劍,此意青天識。泛然身世,故家休問清白。卻笑醉倒衰翁,石床飛夢,不入槐安國。只恐溪山游未了,莫嘆飄零南北。滾滾江橫,嗚嗚歌罷,渺渺情何極。正無聊賴,天風吹下孤笛。
[宋代]:張炎
繞枝倦鵲,鬢蕭蕭、肯信如今猶客。風雪荷衣寒葉補,一點燈花懸壁。萬里舟車,十年書劍,此意青天識。泛然身世,故家休問清白。
卻笑醉倒衰翁,石床飛夢,不入槐安國。只恐溪山游未了,莫嘆飄零南北。滾滾江橫,嗚嗚歌罷,渺渺情何極。正無聊賴,天風吹下孤笛。
繞枝倦鵲,鬢蕭蕭、肯信如今猶客。風雪荷衣寒葉補,一點燈花懸壁。萬裡舟車,十年書劍,此意青天識。泛然身世,故家休問清白。
卻笑醉倒衰翁,石床飛夢,不入槐安國。隻恐溪山遊未了,莫歎飄零南北。滾滾江橫,嗚嗚歌罷,渺渺情何極。正無聊賴,天風吹下孤笛。
唐代·張炎的簡介
張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號玉田,晚年號樂笑翁。祖籍陜西鳳翔。六世祖張俊,宋朝著名將領(lǐng)。父張樞,“西湖吟社”重要成員,妙解音律,與著名詞人周密相交。張炎是勛貴之后,前半生居于臨安,生活優(yōu)裕,而宋亡以后則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詞》,存詞302首。張炎另一重要的貢獻在于創(chuàng)作了中國最早的詞論專著《詞源》,總結(jié)整理了宋末雅詞一派的主要藝術(shù)思想與成就,其中以“清空”,“騷雅”為主要主張。
...〔
? 張炎的詩(306篇) 〕
明代:
陸深
粉痕香暈雨初乾,惆悵芳心怯曉寒。憶向小樓吹鐵笛,湘簾十二捲朱闌。
粉痕香暈雨初乾,惆悵芳心怯曉寒。憶向小樓吹鐵笛,湘簾十二捲朱闌。
近現(xiàn)代:
劉咸滎
何處桃源可問津,我生應(yīng)嘆不逢辰。八年風雨搖中國,一席冠裳奪外人。
民滴殘膏猶有淚,天沉殺氣久無春。葩經(jīng)讀罷鬩墻句,四顧茫茫一愴神。
何處桃源可問津,我生應(yīng)歎不逢辰。八年風雨搖中國,一席冠裳奪外人。
民滴殘膏猶有淚,天沉殺氣久無春。葩經(jīng)讀罷鬩牆句,四顧茫茫一愴神。
清代:
潭溥
載酒茱萸合,尋山粵秀開。海光浮地出,秋氣并云來。
烽火連邊徼,艱危憶將才。徘徊寺前路,落日滿蒿萊。
載酒茱萸合,尋山粵秀開。海光浮地出,秋氣并雲(yún)來。
烽火連邊徼,艱危憶將才。徘徊寺前路,落日滿蒿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