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顏延之的詩 > 阮步兵

阮步兵

[南北朝]:顏延之

阮公雖淪跡,識密鑒亦洞。

沉醉似埋照,寓詞類托諷。

長嘯若懷人,越禮自驚眾。

物故不可論,途窮能無慟。

阮步兵鑒賞

  據(jù)《宋書·顏延之傳》上說,延之初為步兵校尉,好酒疏放,不能茍合當(dāng)朝權(quán)貴,見劉湛、殷景仁等大權(quán)獨攬,意有不平,曾說道:“天下的事情當(dāng)公開讓天下人知道,一個人的智慧怎能承擔(dān)呢?”辭意激昂,因而每每觸犯當(dāng)權(quán)者,劉湛等很忌恨他,在彭城王義康前誹謗他,于是令其出任永嘉太守,延之內(nèi)心怨憤,遂作《五君詠》五首,分別歌詠“竹林七賢”中的阮籍、嵇康、劉伶、阮咸和向秀五人,這是第一首,詠阮籍。

  阮籍曾做過步兵校尉,所以稱他為阮步兵。他外表沉晦,而內(nèi)心卻具有清醒的認(rèn)識,故詩的第一句就說:史傳上說阮籍喜怒不形于色,口不臧否人物,有意地隱晦其蹤跡,其實,他的識鑒精密,對于時事有極敏銳的洞察力。如曹爽輔政的時候,曾召他為參軍,阮籍以疾辭,屏居田里,歲余而曹爽被誅,時人都佩服他的遠(yuǎn)見,這就足以說明阮籍的緘默與隱淪,只是為了遠(yuǎn)身避禍。

  “沉醉似埋照,寓詞類托諷”二句表現(xiàn)了阮籍生活的兩個主要方面:飲酒與作詩。《晉書》本傳上說:“籍本有濟世志,屬魏、晉之際,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與世事,遂酣飲為常。文帝初欲為武帝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鐘會數(shù)以時事問之,欲因其可否致之罪,皆以酣醉獲免。”這里所舉諸事都說明他以醉酒來避免是非與禍害,因而顏延之的詩中說阮籍沉湎于酒只是為了把自己的才識深自斂藏起來。這里的“照”,就是指其才華熠熠閃耀。阮籍既以醉態(tài)來掩飾才華,故云“埋照”,“沉醉似埋照”五字之中即將阮氏的許多行跡櫽括其中,揭示了他嗜酒狂飲的真正動機。“寓詞”句指出了阮籍文學(xué)創(chuàng)作的特點,尤指他八十二首《詠懷詩》,其中阮籍大量地運用了比興寄托和象征的手法,以隱晦的手法自表心跡,展現(xiàn)了他生活中的各種感慨。顏延之就說過“阮籍在晉文常慮禍患,故發(fā)此詠。”(《文選》李善注引)李善也說:“嗣宗身仕亂朝,常恐罹謗遇禍,因茲發(fā)詠,故每有憂生之嗟。雖志在刺譏,而文多隱避,百代之下,難以情測。”因而歷代文人都以為阮籍的這組詩是托物詠志、寓諷于辭的典型之作,其中表現(xiàn)了他憂時憫亂的深沉哀思。顏延之對此有深切的認(rèn)識,可以說是最早揭示出《詠懷詩》深意的人。

  “長嘯若懷人,越禮自驚眾”兩句也是本于史傳對阮籍生平事跡的概括,據(jù)《魏氏春秋》上說,阮籍少時曾游蘇門山,蘇門山有一位隱居的高士,阮籍前往與他“談太古無為之道,及論五帝三王之義”,然蘇門先生卻不與他交一言,阮籍于是對他長嘯一聲,清韻響亮,蘇門先生只是淡淡地一笑,至阮籍下山后,只聽到山間響起了一種像是鳳凰鳴叫的聲音,知是蘇門先生的回答,這就是“長嘯”句的本事。至于阮籍不受禮教束縛的故事也很多,據(jù)《世說新語》中說,阮籍的母親去世后,裴楷前去吊喪,阮籍卻還醉熏熏地披著頭發(fā)箕踞在床上,裴坐在地下哭著吊唁一番以后就走了,有人問裴楷說:“凡是吊喪,主人哭后,客人才行禮。阮籍既然不哭,你為什么哭呢?”裴說:“阮方外之人,故不崇禮制;我輩俗中人,故以儀軌自居。”又如阮籍的嫂嫂曾回娘家去,阮籍與她道別,在男女授受不親的封建社會中這種事情頗受人非議,以為是不合禮法的,阮卻說:“禮豈為我輩設(shè)也。”故顏延之說阮籍能超越禮法,令眾人驚異。

  “物故不可論,途窮能無慟”兩句即解釋阮籍為何口不臧否人物,對于時事不加評論的原因,因為時事已到了不可評論的地步,然而,他的感憤與不滿卻在窮途而哭的事實中表現(xiàn)出來,據(jù)《三國志·魏志·王粲傳》注中引《魏氏春秋》說阮籍“時率意獨駕,不由經(jīng)路,車跡所窮,輒痛哭而反。”這兩句將阮籍不論當(dāng)世人物與窮途而哭這兩件典型的事例聯(lián)系起來,指出了其中的內(nèi)在的關(guān)系,遂揭示了阮氏的真正人格和對現(xiàn)實的態(tài)度。

  這首詩雖然是詠歷史人物的,然也寄寓了作者自身的懷抱,特別是在最后兩句中,一種對時事不堪細(xì)論的悲憤之情溢于言表。據(jù)史載,顏延之也性喜飲酒,行為放達。他雖身經(jīng)晉宋易代的滄桑而出仕新朝,然好肆意直言,于現(xiàn)實多所不滿,故于此詩中他通過對阮籍的懷念而表達了自己郁郁不得意的情懷。

  此詩運用了史傳中關(guān)于阮籍的記載,擇取了典型的事例,在短短四十字中將阮籍的一生刻畫殆盡,并由此而表現(xiàn)出他的精神。其中點化史傳之語入詩也能恰到好處,不落理路與言筌,自鑄新詞,卻句句有本,可謂無一字無來歷。

顏延之簡介

唐代·顏延之的簡介

顏延之

顏延之(384~456年),字延年,南朝宋文學(xué)家。祖籍瑯邪臨沂(今山東臨沂)。曾祖含,右光祿大夫。祖約,零陵太守。父顯,護軍司馬。少孤貧,居陋室,好讀書,無所不覽,文章之美,冠絕當(dāng)時,與謝靈運并稱“顏謝”。嗜酒,不護細(xì)行,年三十猶未婚娶。

...〔 ? 顏延之的詩(42篇)

猜你喜歡

奉家兄里門來書二首 其一

清代金應(yīng)澍

字字披肝意倍親,開緘尚喜墨痕新。深規(guī)后輩謀偏遠(yuǎn),勉紹先型志好伸。

千古功名猶易得,一家孝友最難真。渭陽忽憶平津館,宅相還欣有替人。

次韻友人山居秋日就述鄙懷八首 其六

明代王祎

山居亦何樂,所樂在泉石。盤桓撫松桂,茲樂豈易得。

白云如飛鴻,過眼時歷歷。俯仰天地間,孤蹤寄幽僻。

夜坐同兄

明代石寶

明月出東方,蟲聲初在戶。宿靄倏已收,庭階出芳杜。

流云翻細(xì)波,坐對喜欲舞。秋色何悠揚,龍泉碧花古。

踏莎行 曉陰

近現(xiàn)代章士釗

天意微秋,庭陰乍曉。桂林風(fēng)氣行人早。未須騎馬聽朝雞,叩門卻有吟朋到。

幾樹紅英,一窗翠筱。詩心漫逐游絲繞。除愁除夢不求醒,叫醒稍恨鶯兒噪。

疊前韻 其二

明代莊昶

峽束蒹葭帶客舟,江涵星月傍人流。悲歌絕意關(guān)人世,縱飲無錢解杖頭。

海角往來都此興,心端涬溟浪誰愁。不眠猶抱閒來膝,山狎浮云水狎鷗。

述謝陳亮之邦伯時自廣平被召 其一

明代顧璘

銅章叨拜庶官中,先達從君見古風(fēng)。鄉(xiāng)誼每勞開閣待,民情長許置郵通。

才疏謬得淮陽召,身在應(yīng)懷鮑叔功。已幸枳棲能脫跡,唯於離索嘆西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