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楊志道之長沙
送楊志道之長沙。明代。羅玘。 玉堂晝靜學士下,白云司閒主事歸。一家父子聚言語,今日朝廷公是非。愛爾為人支矮屋,從渠攘臂著緋衣。鏡川先生真不死,太傳忠魂亦有依。
[明代]:羅玘
玉堂晝靜學士下,白云司閒主事歸。一家父子聚言語,今日朝廷公是非。
愛爾為人支矮屋,從渠攘臂著緋衣。鏡川先生真不死,太傳忠魂亦有依。
玉堂晝靜學士下,白雲司閒主事歸。一家父子聚言語,今日朝廷公是非。
愛爾為人支矮屋,從渠攘臂著緋衣。鏡川先生真不死,太傳忠魂亦有依。
唐代·羅玘的簡介
羅玘(1447年-1519年)字景鳴,號圭峰,學者稱圭峰先生。江西南城睦安鄉磁圭人。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鄉試第一第二年考中進士,被選為庶吉士,授翰林院編修,進侍讀。著有《圭峰文集》《續集》《類說》《圭峰奏議》等。
...〔
? 羅玘的詩(203篇) 〕
元代:
李道純
庵兒潔凈元無物,只個瓊蟾養在中。功備煉成三五一,光輝南北與西東。
庵兒潔淨元無物,隻個瓊蟾養在中。功備煉成三五一,光輝南北與西東。
宋代:
姜特立
世間固有無情物,天上寧無有慾仙。
想得武陵人去后,精神交感此因緣。
世間固有無情物,天上甯無有慾仙。
想得武陵人去後,精神交感此因緣。
宋代:
邵雍
人言垂釣辯浮沉,辯著浮沉用意深。
吾恥不為知害性,等閑輕動望魚心。
人言垂釣辯浮沉,辯著浮沉用意深。
吾恥不為知害性,等閑輕動望魚心。
明代:
孫緒
白馬金羈氣浩然,客衣前日別幽燕。搖搖易水秋風外,窅窅瀛洲夕照邊。
行人隨處問名姓,爭識盧家美少年。歸來下馬拜堂序,鄰翁趨走肩相駢。
白馬金羈氣浩然,客衣前日別幽燕。搖搖易水秋風外,窅窅瀛洲夕照邊。
行人隨處問名姓,爭識盧家美少年。歸來下馬拜堂序,鄰翁趨走肩相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