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孔碩回泰和柬,寄其丈人羅楚翁處士
陳孔碩回泰和柬,寄其丈人羅楚翁處士。元代。張昱。 昔別翁未婚,翁今已抱孫。俊哉東床婿,玉樹照名門。知我丈人行,再拜情誼敦。惠顧每持酒,坐語移朝昏。離居獲軫念,殊慰羈旅魂。我自京城回,安分守丘樊。家事復儒業,寧同東掖垣?尚賴稽古力,似若吾道存。終焉營菟裘,兩翁老青原。
[元代]:張昱
昔別翁未婚,翁今已抱孫。俊哉東床婿,玉樹照名門。
知我丈人行,再拜情誼敦。惠顧每持酒,坐語移朝昏。
離居獲軫念,殊慰羈旅魂。我自京城回,安分守丘樊。
家事復儒業,寧同東掖垣?尚賴稽古力,似若吾道存。
終焉營菟裘,兩翁老青原。
昔別翁未婚,翁今已抱孫。俊哉東床婿,玉樹照名門。
知我丈人行,再拜情誼敦。惠顧每持酒,坐語移朝昏。
離居獲軫念,殊慰羈旅魂。我自京城回,安分守丘樊。
家事複儒業,甯同東掖垣?尚賴稽古力,似若吾道存。
終焉營菟裘,兩翁老青原。
唐代·張昱的簡介
元明間廬陵人,字光弼,號一笑居士,又號可閑老人。歷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員外郎,行樞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壽安坊,屋破無力修理。明太祖征至京,厚賜遣還。卒年八十三。有《廬陵集》。
...〔
? 張昱的詩(638篇) 〕
清代:
陳恭尹
去是新秋來是冬,一年蹤跡嶺云中。猶同遁世人無悶,獨有名山路未窮。
采硯每逢蕉葉白,買舟頻系荔支紅。羅浮括入歸囊里,曾否江門夢釣翁。
去是新秋來是冬,一年蹤跡嶺雲中。猶同遁世人無悶,獨有名山路未窮。
采硯每逢蕉葉白,買舟頻系荔支紅。羅浮括入歸囊裡,曾否江門夢釣翁。
清代:
徐元文
矯矯韓學士,高視薄浮壒。寡慮泊無營,立言道所賴。
痛飲非徒然,寄賞不在外。物情任回遹,攬古意自泰。
矯矯韓學士,高視薄浮壒。寡慮泊無營,立言道所賴。
痛飲非徒然,寄賞不在外。物情任回遹,攬古意自泰。
宋代:
周紫芝
柳邊池閣。晚來卷地東風惡。人生不解頻行樂。昨日花開,今日風吹落。
楊花卻似人飄泊。春云更似人情薄。如今始信從前錯。
柳邊池閣。晚來卷地東風惡。人生不解頻行樂。昨日花開,今日風吹落。
楊花卻似人飄泊。春雲更似人情薄。如今始信從前錯。
明代:
楊榮
左峰儼飛蓋,右峰如聚轂。兩峰并高寒,對峙氣清淑。
羨爾志沖澹,于焉構書屋。中藏萬卷馀,瑯瑯時誦讀。
左峰儼飛蓋,右峰如聚轂。兩峰并高寒,對峙氣清淑。
羨爾志沖澹,于焉構書屋。中藏萬卷馀,瑯瑯時誦讀。
宋代:
顧逢
此山雖小眾山尊,半近吳城半近村。
一壑風煙龍窟宅,滿堂巾盔佛兒孫。
此山雖小衆山尊,半近吳城半近村。
一壑風煙龍窟宅,滿堂巾盔佛兒孫。
宋代:
歐陽光祖
五曲溪回屋數椽,上依翠壁下流泉。
幽居不用立名字,大隱一峰高插天。
五曲溪回屋數椽,上依翠壁下流泉。
幽居不用立名字,大隱一峰高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