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樂 桂林與郭松年話舊游覽
永遇樂 桂林與郭松年話舊游覽。近現代。章士釗。 八桂風煙,眼中零落,他人無睹。三十年間,驚濤橫卷,多少英雄去。西林虎嘯,武鳴豹變,人物而今何處。憶當時、飛書馳檄,不定枚皋誰是。殘年未了,嘆相對蒼華,人映江山如許。莫忘同游,七星巖畔,晚照凄涼語。可憐祠廟,沈淪巷陌,不見神鴉社鼓。更誰問、莊園題版,今仍在否。
八桂風煙,眼中零落,他人無睹。三十年間,驚濤橫卷,多少英雄去。
西林虎嘯,武鳴豹變,人物而今何處。憶當時、飛書馳檄,不定枚皋誰是。
殘年未了,嘆相對蒼華,人映江山如許。莫忘同游,七星巖畔,晚照凄涼語。
可憐祠廟,沈淪巷陌,不見神鴉社鼓。更誰問、莊園題版,今仍在否。
章士釗簡介
唐代·章士釗的簡介

章士釗(1881-1973),字行嚴,筆名黃中黃、青桐、秋桐,1881年3月20日生于湖南省善化縣(今長沙市)。曾任中華民國北洋政府段祺瑞政府司法總長兼教育總長,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國民參政會參政員,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政協常委,中央文史研究館館長。清末任上海《蘇報》主筆。1911年后,曾任同濟大學教授,北京大學教授,北京農業學校校長,廣東軍政府秘書長,南北議和南方代表。新中國成立后為著名民主人士、學者、作家、教育家和政治活動家。曾任中央文史研究館副館長、第二任館長,第二、三屆全國政協常委,第三屆全國人大常委。
...〔 ? 章士釗的詩(181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