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武示過小院看牡丹之作和酬
宗武示過小院看牡丹之作和酬。近現(xiàn)代。陳三立。 層層光氣接飛翰,月底風前只獨看。薄帶煙痕圍作暈,分黏香夢自生寒。誰尋靈谷隨蜂蝶,爭戀倉園照鳳鸞。(靈谷倉園牡丹皆盛倉園猶多歌伎觀游)別趣孤襟余此客,解償俊句倚欄干。
[近現(xiàn)代]:陳三立
層層光氣接飛翰,月底風前只獨看。
薄帶煙痕圍作暈,分黏香夢自生寒。
誰尋靈谷隨蜂蝶,爭戀倉園照鳳鸞。
(靈谷倉園牡丹皆盛倉園猶多歌伎觀游)別趣孤襟余此客,解償俊句倚欄干。
層層光氣接飛翰,月底風前隻獨看。
薄帶煙痕圍作暈,分黏香夢自生寒。
誰尋靈谷隨蜂蝶,爭戀倉園照鳳鸞。
(靈谷倉園牡丹皆盛倉園猶多歌伎觀遊)別趣孤襟餘此客,解償俊句倚欄幹。
唐代·陳三立的簡介
陳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嚴,號散原,江西義寧(今修水)人,近代同光體詩派重要代表人物。陳三立出身名門世家,為晚清維新派名臣陳寶箴長子,國學大師、歷史學家陳寅恪、著名畫家陳衡恪之父。與譚延闿、譚嗣同并稱“湖湘三公子”;與譚嗣同、徐仁鑄、陶菊存并稱“維新四公子”,有“中國最后一位傳統(tǒng)詩人”之譽。1937年發(fā)生“盧溝橋事變”后北平、天津相繼淪陷,日軍欲招致陳三立,陳三立為表明立場絕食五日,不幸憂憤而死,享年85歲。陳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詩》及其《續(xù)集》、《別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
? 陳三立的詩(180篇) 〕
唐代:
劉得仁
白發(fā)麻衣破,還譙別弟回。首垂聽樂淚,花落待歌杯。
石路尋芝熟,柴門有鹿來。明王下征詔,應(yīng)就碧峰開。
白發(fā)麻衣破,還譙別弟回。首垂聽樂淚,花落待歌杯。
石路尋芝熟,柴門有鹿來。明王下征詔,應(yīng)就碧峰開。
宋代:
趙抃
傾國鉛黃不假施,吳兵勍敵頓凌夷。苧羅石在千馀載,好事公今尚作詩。
傾國鉛黃不假施,吳兵勍敵頓淩夷。苧羅石在千馀載,好事公今尚作詩。
宋代:
范成大
老蕨漫山鳳尾張,青楓直干如攢槍。
山深嵐重鼻酸楚,石惡淖深神慘傷。
老蕨漫山鳳尾張,青楓直幹如攢槍。
山深嵐重鼻酸楚,石惡淖深神慘傷。
明代:
程敏政
山屐經(jīng)過滿徑蹤,閒來無事不從容。白沙翠竹江村路,云碓無人水自舂。
山屐經(jīng)過滿徑蹤,閒來無事不從容。白沙翠竹江村路,雲(yún)碓無人水自舂。
明代:
張吉
拜相后先公與馬,公多容色馬多憂。若更慶歷為元祐,公亦須憂到死休。
拜相後先公與馬,公多容色馬多憂。若更慶曆為元祐,公亦須憂到死休。
宋代:
王稱
完山有鳴鳥,其聲一何哀。死別徒已矣,生離當告誰。
圣人出應(yīng)期,玉燭耀九垓。三殤無怨苛,四表罔不諧。
完山有鳴鳥,其聲一何哀。死別徒已矣,生離當告誰。
聖人出應(yīng)期,玉燭耀九垓。三殤無怨苛,四表罔不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