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新涼
賀新涼。清代。易順鼎。 瘦馬行秋遍。鎮悤悤、庾郎愁老,長卿游倦。回首秦樓簫聲冷,錦瑟華年一箭。料衫上、舞紅都變。宿酒醒時嘶騎曉,記綠楊殘月江南岸。春去也,杜鵑喚。緗桃謝后歌塵散。枉逢人尋消問息,斷鴻難倩。辜負蕭娘臨歧語,薄命累儂書劍。更休賦、梨花秋苑。涼到天涯雙鬢影,笑西風也自飄零慣。又吹落,碧云片。
瘦馬行秋遍。鎮悤悤、庾郎愁老,長卿游倦。回首秦樓簫聲冷,錦瑟華年一箭。
料衫上、舞紅都變。宿酒醒時嘶騎曉,記綠楊殘月江南岸。
春去也,杜鵑喚。
緗桃謝后歌塵散。枉逢人尋消問息,斷鴻難倩。辜負蕭娘臨歧語,薄命累儂書劍。
更休賦、梨花秋苑。涼到天涯雙鬢影,笑西風也自飄零慣。
又吹落,碧云片。
易順鼎簡介
唐代·易順鼎的簡介

易順鼎(1858~1920)清末官員、詩人,寒廬七子之一。字實甫、實父、中碩,號懺綺齋、眉伽,晚號哭庵、一廣居士等,龍陽(今湖南漢壽)人,易佩紳之子。光緒元年舉人。曾被張之洞聘主兩湖書院經史講席。馬關條約簽訂后,上書請罷和義。曾兩去臺灣,幫助劉永福抗戰。庚子事變時,督江楚轉運,此后在廣西。云南、廣東等地任道臺。辛亥革命后去北京,與袁世凱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凱稱帝后,任印鑄局長。帝制失敗后,縱情于歌樓妓館。工詩,講究屬對工巧,用意新穎,與樊增祥并稱“樊易”,著有《琴志樓編年詩集》等。
...〔 ? 易順鼎的詩(381篇) 〕